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出自唐代李白的《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心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青蝇易相点,白促难同调。
本是疏心人,屡贻褊促诮。
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趋赴宫中,日暮则往金马门待诏。
翻阅前人的残卷遗篇,探究古贤著述里的深奥义理。
即便偶有片言与前人暗合,也会忍不住掩卷一笑。
苍蝇玷污白玉易如反掌,《阳春》《白雪》这般雅曲却难觅同调。
我本就疏懒散漫,却屡次遭到气量狭隘者的讥讽。
此时秋高气爽、天朗气清,不禁回忆起往日在林壑间游赏远眺的时光。
偶有清风缓缓吹来,便闲倚栏杆放声长啸。
严光曾在桐庐溪畔垂钓,谢灵运曾漫游天涯海角。
何日才能功成身退,从此在烟波浩渺间投竿垂钓?

注释
翰林:指翰林院,唐代翰林院学士主要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李白在长安任供奉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至天宝三年(744年),李白在长安为待诏翰林。这首诗便是他在翰林院读书遣闷,有感而作,写给集贤院学士们的。

参考资料:完善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904-906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赏析

  诗歌开篇“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以虚中带实之笔概写诗人的宫禁生活。翰林院、集贤殿皆在宫禁之内,故有“晨趋紫禁”之说;“金门”则点明待诏之地。从字面上看,“紫禁”“金门”既显职务重要,又似带炫耀口吻——彼时翰林供奉地位确实显赫,《新唐书·百官志》曾载,玄宗初年设翰林待诏,后又设翰林供奉,掌制诏书敕,开元二十六年更改为学士,专掌内命,礼遇甚隆,有“内相”“天子私人”之称。李白早怀“辅弼帝王、安定天下”的宏图,初受诏供奉翰林时,内心满是激动,也曾为这份殊宠与地位自豪,其《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一便曾自诩“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但这份天真浪漫并未持久,现实的落差让他渐渐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是一首五言古。此诗以名士的风度,以与朋友谈心的方式,借翰林生活中的快事和烦恼,抒写诗人待诏翰林院期间不仅曲高和寡而且受到他人的猜忌,显示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本志。全诗娓娓而谈、言辞清爽,立意于兴,其诗意婉而直、浅而深,绵里藏针,时露锋芒,在唐人言怀诗中别有情趣。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6篇诗文 ► 5967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