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清晨趋赴宫中,日暮则往金马门待诏。
翻阅前人的残卷遗篇,探究古贤著述里的深奥义理。
即便偶有片言与前人暗合,也会忍不住掩卷一笑。
苍蝇玷污白玉易如反掌,《阳春》《白雪》这般雅曲却难觅同调。
我本就疏懒散漫,却屡次遭到气量狭隘者的讥讽。
此时秋高气爽、天朗气清,不禁回忆起往日在林壑间游赏远眺的时光。
偶有清风缓缓吹来,便闲倚栏杆放声长啸。
严光曾在桐庐溪畔垂钓,谢灵运曾漫游天涯海角。
何日才能功成身退,从此在烟波浩渺间投竿垂钓?
注释
翰林:指翰林院,唐代翰林院学士主要负责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任供奉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至天宝三年(744年),李白在长安为待诏翰林。这首诗便是他在翰林院读书遣闷,有感而作,写给集贤院学士们的。
诗歌开篇“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以虚中带实之笔概写诗人的宫禁生活。翰林院、集贤殿皆在宫禁之内,故有“晨趋紫禁”之说;“金门”则点明待诏之地。从字面上看,“紫禁”“金门”既显职务重要,又似带炫耀口吻——彼时翰林供奉地位确实显赫,《新唐书·百官志》曾载,玄宗初年设翰林待诏,后又设翰林供奉,掌制诏书敕,开元二十六年更改为学士,专掌内命,礼遇甚隆,有“内相”“天子私人”之称。李白早怀“辅弼帝王、安定天下”的宏图,初受诏供奉翰林时,内心满是激动,也曾为这份殊宠与地位自豪,其《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一便曾自诩“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但这份天真浪漫并未持久,现实的落差让他渐渐消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6篇诗文 ► 5967条名句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