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我斜靠在房柱上一直等到天亮,心中寂寞到这般还有什么话可言。
赏析诗人面对眼前空旷寂寞的景象,斜倚着柱子,观看,谛听,一直到天明,诗人“倚楹至旦”的沉思苦闷形象,发人深思。
译文
睡醒时听见浓重的露水滴落声,打开房门,面对西边的菜园。
一轮寒月从东边的山岭升起,水流冲刷着稀疏的竹根发出清越的声响。
泉水从岩石上飞泻而下越远越觉响亮,山中的鸟儿,偶尔啼叫一声。
我斜靠在屋柱上,一直等到天亮,满心寂寞,不知该说些什么。
注释
中夜:半夜。值:碰上……的时候。
觉(jué):睡醒。
繁露:浓重的露水。
临:面对。
西园:指诗人住房西面的菜圃。
东岭:指住处东面的山岭。
泠泠(ling 灵):形容声音清越。
逾(yú 余):更加。
这是深秋的一个夜晚。永州的深秋本就气候舒爽,但身处异乡的柳宗元,却总觉寒意阵阵。这晚他从梦中醒来,恰是夜半时分,四下万籁俱寂,窗外却亮得如同白昼,方才的梦境还清晰在目。诗人辗转难眠,再也无法入睡,百无聊赖间,连露水滴落的细微声响都能听见,周遭环境格外寂静。露水凝结滴落,本是难以察觉的,此处用 “闻” 字,正是有意凸显这种细腻的感知。于是他索性起身,推开房门来到西园。
来到西园,他看见一轮带着寒意的明月从东岭升起,清凉的月光洒在稀疏的竹林上,仿佛能听见一泓清泉穿过竹根,发出泠泠的声响。“泠泠” 二字用得极为精妙。“月” 前加 “寒” 字来修饰,既与下句的 “泠泠” 相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