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大晋王朝罹遭厄运,外夷入侵,世道混乱不安。
北方秦、赵、幽、并等地灾祸接连,战事频繁,处于分裂之中。
蒙受晋室的恩典,国家遭遇危难时,自然要振奋起身,为国家奔走效命。
虽没有陈平那般谋略才干,却希望能与张良、韩信结交。
宁戚叩击牛角高歌,齐桓公见了,视他为非凡之人,当即起用了他。
荀息身赴危难,视死如归,是因忠贞侍奉君主之故。
眼看时光悄然流逝,惭愧自己不能像古人那般洞察时势、建功立业。
策马走出护城河,北望沙漠古道。
千里之内一片萧条凄凉,只见寒日下的枯树,空寂无人。
刘琨是西晋末年的爱国将领,也是诗人。现存刘琨诗仅《扶风歌》、《答卢谌》等三首,都写于他后期同少数民族入侵者的斗争中,反映的是他立志报国的雄心及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钟嵘《诗品》说他的诗“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刘勰《文心雕龙》也说他的诗“雅壮而多风。”强烈的报国愿望与严酷的现实环境使刘琨诗呈现出慷慨悲凉的风格特征。在当时诗坛上,他的诗是独树一帜的。江淹这首拟作试图再现刘琨的这一风格特征。
诗题为“伤乱”,这正是刘琨后期诗歌常见的题材。诗开首四句点明了诗题中的乱:大晋王朝遭逢厄运,外族入侵,天下纷乱。北方秦、赵、幽、并等地灾祸不断,战乱频仍,处于分裂状态之中。这
《刘太尉琨伤乱》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半部分点明诗题中的乱,表明交织在一起的立志报国的雄心与壮志难酬的悲愤;后半部分是写景与直接抒情,呈现出一片萧条荒凉的景象,隐含了更深的悲伤。这首诗紧紧抓住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所造成的痛苦,作为诗歌情感起伏发展的线索,较成功地再现了刘琨诗歌特有的思想感情和慷慨悲凉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