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丹徒公济二首 其二
李东阳〔明代〕
美人别我来,赠我冰丝弦。弦直调君操,弦清调君言。
一弹不成调,再鼓不成欢。旧曲不复记,离愁莽无端。
山高水复远,君去何时还。我琴不必工,虽工向谁弹。
古人知音少,今人知音难。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1547篇诗文 ► 34条名句
涉园记
陈洪绶〔明代〕
涉园者,予兄己未觞槎庵来先生请名之者也。庚午构堂一、亭一、穿池二,余乐记之。
予忆先生名时,众以为仅取诸“日涉成趣”之义也已。予能广其意,当不是乎止也。忆余十岁,兄十五岁时,读书园之前搴霞阔中,日爱园有七樟树,经纬之以桑柘,绮绾之以蔬果,幽旷若谋而成,高下咸得其所,谋为亭馆以居之。遂因其地势之幽旷高下,择其华木之疏密高卑,又非嘉木异卉不树也。一日而涉焉,或树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树一花木。一日而涉焉,或去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去一花木。至于其先必以为咸宜不改而植之,历十余年,枝干荣茂而可观,根本深固而不拔者,必树之去之,务与其地之相宜而止。为屋则楼阁、堂轩、廊窗、亭牖、露台、曲房,图画规制,凡数十改易,务与其树之相宜而始定。凿池则倏东倏西,随开随塞,变田成溪者十余度,务与其地与树之相宜而后成。此非涉之之久陈迹不留新意自启能若是乎哉?
夫园,细事也,能作园,末技也,不日涉则弗能为,良学固可弗日涉乎哉?故日涉经史、涉古今,予愿从兄坐此园也。深惟其涉之之义,而细察其涉之之效,种德乐善,文章用世,朝夕孜孜焉,能如其精择迁改,动与时宜之为善也。然非日涉经史、日涉古今,能乎哉?予愿从兄坐此园也。
万历野获编·王公政教
沈德符〔明代〕
王锐,永平府迁安县人,进士。景泰间,为彰德知府,锐长身修髯,顾眄生威,有权术,尚严政。治察郡中吏民,自听其政,吏亡得为奸。深究事情,吏民畏之如神。令民临道屋俱作修廊,檐外浚深沟,雨潦得泄,中道隆,立令水赴沟中。巷口树栅门,有钥,甲夜即阖门钉板,柝竟夜鸣,奸人莫敢入郡地也。尤留心学校,凡朔望谒先师庙已,坐明伦堂,听诸生说经。诸生皆居学宫,筹识姓名。政少暇,令隶持数筹,造明伦堂。诸生持筹来,自临试,或背诵书,或作义。其他出及不衣冠居者,受笞。当是时,黉序间读书声洋洋盈耳。丁祭,陈钟鼓,鸣弦管,升降揖逊甚都。参政姚龙行部至府,往见之,出而叹曰:“此虽国学,亦无以加也。”
尚书别解序
归有光〔明代〕
嘉靖辛卯,余自南都下第归,闭门扫轨,朋旧少过。家无闲室,昼居于内,日抱小女儿以嬉;儿欲睡,或乳于母,即读尚书。儿亦爱弄书,见书,辄以指循行,口作声,若甚解者。故余读常不废,时有所见,用著于录。意到即笔不得留,昔人所谓兔起鹘落时也。无暇为文章,留之箱筥,以备温故。章分句析,有古之诸家在,不敢以比拟,号曰别解。
余尝谓观书,若画工之有画耳、目、口、鼻,大、小、肥、瘠,无不似者,而人见之,不以为似也。其必有得其形而不得其神者矣。余之读书也,不敢谓得其神,乃有意于以神求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