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红梅花得“红”字

曹雪芹 曹雪芹〔清代〕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桃花尚未绽放芳菲,杏花也未染上红妆,却有花儿冲破寒气,先向东风展露欢颜。
它的芳魂仿佛飞到庾岭,让那里的春色难以辨认;又似被云霞阻隔在罗浮山,梦境也无法相通。
翠绿的花萼如同添了妆饰,在烛光下融化生辉;素白的花仙仿佛醉后,跨着残虹轻盈飞舞。
这花色看来岂是寻常之景?无论浓淡,都在冰雪之中自在展现。

注释
芳菲:花草香美。
冲寒先喜笑东风:意即“先喜(红梅)冲寒迎东风而笑”。
魂飞庾岭春难辨:意思是红梅若移向大庾岭,其景色就与春天很难区别了。大庾岭即梅岭,盛植梅花。借“庾岭”点出梅花,借“春”点出色红。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咏红梅花得 “红” 字》是《红楼梦》中邢岫烟的诗作,与《咏红梅花得 “梅” 字》《咏红梅花得 “花” 字》一同出自小说第五十回。书中众人在芦雪庵联句时,贾宝玉的诗 “落了第”,被罚去栊翠庵折红梅花。随后大家又让新来的邢岫烟、李纹、薛宝琴各作一首七律,依次以 “红”“梅”“花” 三字为韵,还特意让折得红梅的贾宝玉创作《访妙玉乞红梅》一诗。​

  随着封建制度日渐衰败,当时的豪门大族,尤其是贵族阶层,在精神上也越发空虚,作诗成了消磨时光与精力的消遣方式。他们既然除了 “风花雪月” 之外再无其他可写的内容,便只能从限题、限韵等文字技巧方面一较高下。小说中此前已换过多种作诗花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咏红梅花得“红”字》一首七言律诗,是《红楼梦》中邢岫烟所作,该诗和《咏红梅花得“梅”字》、《咏红梅花得“花”字》都出自小说第五十回。诗中红梅冲寒而放,与春花难辨,虽处冰雪之中而颜色不同寻常,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完美地呈现出来,也似是诗人对自己人格的表白。

曹雪芹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168篇诗文 ► 88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内人生日

吴嘉纪 吴嘉纪〔清代〕

潦倒邱园二十秋,亲炊葵藿慰余愁。
绝无暇日临青镜,频过凶年到白头。
海气荒凉门有燕,溪光摇荡屋如舟。
不能沽酒持相祝,依旧归来向尔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新柳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蒲松龄 蒲松龄〔清代〕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