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出自唐代刘沧的《经炀帝行宫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这里曾是御驾亲临之地,如今却一片萧然,浮云流水间,一代王朝已然销声匿迹。
美人们香消玉殒,满腹怨恨化入芳草,随东风生长蔓延,昔日行宫如今断垣残壁、满目疮痍,凄凄芳草无言诉说着炀帝当年的荒淫残忍。
夕阳西下,水面烟波浩渺,满眼凄迷,行宫前残存的几棵柳树没了往日风姿,枯枝败叶在风中萧索摇曳。
我正沉思行宫兴废,微风忽至,明月升空,古渡传来悠扬的渔歌声。

注释
炀帝:即隋炀帝杨广,隋朝第二代皇帝。
翠辇:皇帝的车驾。辇:原是车名,秦汉后特指皇帝坐的车。
香销:指美女之死。
空:空有,无人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借咏隋炀帝行宫讽谕时政,将历史咏叹与实景描摹巧妙结合。首联“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以反诘句陡峭开篇,“此地”即指炀帝行宫——当年炀帝在此沉迷美色、滥杀无辜,极尽荒淫残暴。可曾几何时,广袤江山便付诸东流。人们常说“浮云流水”转瞬即逝,却不及隋炀帝王朝覆灭的迅速,“竟如何”三字将对昏君速亡的嘲弄尽藏其中,这种寓严肃批判于调侃的笔法,尤为警策。

  颔联转而控诉炀帝的罪行,“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的精妙之处,在于实景与寓意的交融。从实景来看,行宫早已破落荒凉,空无一人;而透过这景象,炀帝的荒淫残暴更清晰可见。“香销”写南国美人香消玉殒,为满足一己淫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经炀帝行宫》是一首七言律,此诗托古讽今,借隋炀帝的荒淫误国以讽刺晚唐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的享乐生活。诗的首联采用寓严肃于调侃的笔法,最为警策;颔联转入对炀帝罪行的控诉;颈联写出宫所见;尾联回应诗题,将咏古和讽今融为一体。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写景状物极富韵致,显得情真意远,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刘沧

刘沧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104篇诗文 ► 12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