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出自清代项鸿祚的《太常引·客中闻歌》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
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杏花正开得烂漫,燕子忙着飞来飞去,满是春日的明媚景致。可偏偏这般绚丽春光里,这几日的风声却格外凄切,淋在身上的雨也带着刺骨的凉。
杨柳的飞絮四处纷飞,桃树与银杏的花苞、新叶依旧小巧玲珑。我独自一人伫立在景致中,暗自思索心事。刚要平复纷乱的思绪,一阵箫声便被风吹过墙头,再次勾起了我的愁绪。
注释
者:犹“这”。
杨枝:唐诗人白居易侍妾樊素,因善歌《杨柳枝》得名。
桃根:晋代王献之妾桃叶之妹。
简析
词的上片先以杏花盛开、燕子忙碌穿梭的生动场景,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接着笔锋一转,将前文的明媚春光与突如其来的凄风苦雨相对照;下片开头既是对自然景物拟人化的描绘,也是词人内心孤独与沉思的写照,结末听闻一段笛声,打破宁静、触动心弦,就此戛然而止。这首词情景交融,在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中,深刻地抒发了内心复杂、幽微的情感。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221篇诗文 ► 18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