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出自宋代聂胜琼的《鹧鸪天·别情

译文你离开凤城的时候,玉楼是变得那样的惨白,花朵也开得如此悲愁。就连为你饯行的莲花楼下,那柳树也显得青青悠悠。

注释玉惨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脸。凤城:指北宋都城汴京。

赏析此句以送别入题,以“玉”与“花”比喻自己,“惨”与“愁”表现送别的愁苦,展现词人凄凉的内心世界,情意绵绵,愁思满怀,流露出她不忍分别的真挚情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聂胜琼 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神情黯淡愁苦的送你离开汴京,此时莲花楼下的柳树正青翠欲滴。酒樽前唱起送别的《阳关曲》,在唱完一曲之后,就一程又一程地远远离开了。
想寻一场能与你相见的好梦,可这好梦偏偏难以做成。又有谁能懂得我此刻的相思愁苦?枕前的泪水与台阶前的雨水,隔着一扇窗,一同滴滴答答落到天明!

注释
鹧(zhè)鸪(gū)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等。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玉惨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脸。
凤城:指北宋都城汴京。
莲花楼:饯饮之处。
阳关:即《阳关曲》,古人送别时唱此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是一首依循离别之际的所见所感创作的词作。《青泥莲花记》中有记载:“李之问当时卸去长安幕府的仪曹官职,前往京城等候调任。京城名妓聂胜琼,性情聪慧机敏,李之问见到她后十分喜爱。李之问即将动身,聂胜琼为他送别,在莲花楼设酒饯行,席间她唱了一首词,结尾两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李之问因此又停留了一个月,后来因妻子催促归家的书信十分急切,才不得不设宴告别。没过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词寄给李之问,也就是这首《鹧鸪天》。李之问在途中收到词作,藏在箱子里,回到家后被妻子发现。妻子询问缘由,李之问便把实情全部告知。妻子赞赏词中语句清新刚健,于是拿出梳妆盒里的钱财,让丈夫去把聂胜琼接回家。聂胜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据明代梅鼎祚《青泥莲花记》载,礼部属官李之问因任职期满来京城改官,遇见词人,非常喜爱,两人遂欢好。不久李之问将要出京,词人为之送别,饯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句云:“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李之问大为感动,遂又停留时日。后因家中催促,李之问只得回家,在半路上收到词人寄来的这首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书良著·诗词写作与鉴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10

简析

  词的上片回忆送别情景,以眼前之景,写主观感受,反映词人与心爱之人分别时的痛苦心情;下片既写临别之情,又写别后思念之情,实与虚写结合,现实与想像融合为一,充分表现出别后相思的凄伤。全词语言新雅,真切自然,流连缱绻,在宋代情词中别具一格。
聂胜琼

聂胜琼

聂胜琼,北宋都下名妓,生卒年不详。与李之问情笃。李归家分别后五日,她以《鹧鸪天》词寄之。李妻见词而喜,助夫娶回为妾。《全宋词》存其词一首,即《鹧鸪天》。► 1篇诗文 ► 5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