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松寥阁夜坐
俞明震〔清代〕
月黑树蒙茸,惊鸦入窗里。团团明山雾,江势流不已。
槛外灯忽明,舳舻走千里。我亦东西人,往流送江水。
滔滔有今日,惜此中流砥。挂眼山无多,到海吾衰矣。
僧寮绳床平,涛声在席底。倾耳流睡情,平心得坐理。
始知倚楼时,妄念杂悲喜。萝径非不深,真隐人有几。
俞明震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 252篇诗文
疏影·芭蕉
纳兰性德〔清代〕
湘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绣床金缕。芳心一束浑难展,清泪裹、隔年愁聚。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
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人难绪。缬被初寒,宿酒全醒,搅碎乱蛩双杵。西风落尽庭梧叶,还剩得、绿阴如许。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