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代文论选段

佚名 佚名〔未知〕

  《毛诗序》选段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典论·论文》选段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诗品序》选段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与元九书》 选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题画》画竹题记一则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人间词话》三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毛诗序》选段

  诗,是人类情感与意志的外在呈现——情感与意志蕴藏于心,借由语言表达便成了诗。当情感在心中汹涌激荡,人们会先用诗的语言倾诉;若语言不足以穷尽这份心绪,便会发出嗟叹之声延续情意;倘若嗟叹仍难抒胸臆,便会放声歌唱;即便歌唱也未能尽兴,便会不自觉地手舞足蹈,以肢体传递情感。

  《典论·论文》选段

  文章关乎治国安邦的宏伟大业,是能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不朽事业。人的寿命有限,荣誉与欢乐也仅能伴随一生,二者皆有终结之时,唯有文章能永久流传,无有穷尽。因此,古代的作者潜心写作,将自己的思想见解倾注于文章典籍之中,无需借助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古代文论选段》是古代著名文论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选段。《毛诗序》选段道出诗的本质,即情感与志向的抒发;《典论·论文》选段则指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诗品序》选段描绘了诗与自然、生活之紧密关联;《与元九书》选段言情感,乃诗歌之根本,而言语、声音、意义,皆为其枝叶花果;《题画》选段则以郑燮画竹之感悟,道出艺术创作之真谛;《人间词话》选段则强调词以境界为最上,这既是学问之道,亦是人生之境。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6745篇诗文 ► 866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相思曲·其一

佚名 佚名〔未知〕

君似明月我似雾,雾随月隐空留露。
君善抚琴我善舞,曲终人离心若堵。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魂随君去终不悔,绵绵相思为君苦。
相思苦,凭谁诉?遥遥不知君何处。
扶门切思君之嘱,登高望断天涯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鸡鸣歌

佚名 佚名〔未知〕

东方欲明星烂烂,汝南晨鸡登坛唤。
曲终漏尽严具陈,月没星稀天下旦。
千门万户递鱼钥,宫中城上飞乌鹊。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学习谚语三则

佚名 佚名〔未知〕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