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贤道中
吴与弼〔明代〕
诗思乡心共落霞,连村红树胜春花。少年髣髴曾游处,独立苍茫两鬓华。
吴与弼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1487篇诗文
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充
杨慎〔明代〕
锦江烟水星桥渡,惜别愁攀江上树。
青青杨柳故乡遥,渺渺征人大荒去。
苏武匈奴十九年,谁传书札上林边。
北风胡马南枝鸟,肠断当筵蜀国弦。
谷雨
方太古〔明代〕
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
碧海丹丘无鹤驾,绿蓑青笠有渔舟。
尘埃漫笑浮生梦,岘首于今薄试游。
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庙记
王直〔明代〕
初,公未显时,已欲任天下之重,尝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夫忧人之忧,而欲免其忧;使人皆乐,然后与之同其乐。此岂小丈夫然哉?孟子曰:“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已溺之;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已饥之。”公之心,犹是也。故其徳业之盛,不愧乎古人,岂特着于西土也哉!呜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者多矣。不以天下之重自任,则其所存所行,一主于为己,人之利害不少槩于其心,而又悻悻然自以为得。功烈之卑,无足怪也,而所为士者固当为是邪?然则公之孙、兴邦之人士及四方之来者,拜公之庙,慕公之功业,必当师公之心,充之以仁义,而力行之于公。其殆庶几乎!故为之记而道愚之所闻,使刻诸石告焉。凡以赀来助者,其姓氏皆载之碑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