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客中愁损催寒夕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客中愁损催寒夕,夕寒催损愁中客。门掩月黄昏,昏黄月掩门。
翠衾孤拥醉,醉拥孤衾翠。醒莫更多情,情多更莫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旅居他乡时在寒夜感到愁绪难平,寒夜摧折着愁绪中的旅人。黄昏时月亮被门遮挡,月光昏黄映照着紧闭的门户。
独醉之后,孤独地拥着翠色被子。醒来之后不要再陷入悲伤,不然索性不要从醉中醒来。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本是唐代教坊曲,后用为词牌、曲牌。此调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见《菩萨蛮》。
客中:旅居他乡。
愁损:愁煞,极度的忧愁。
翠衾:即翠被。

参考资料:完善

1、 纳兰性德.学国学 纳兰词[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9.06:126
2、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01:274
3、 潘婷主编.纳兰词 超值精装典藏版[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6.01:385
4、 纳兰性德,冯其庸,尹小林.纳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6.08:273

简析

  这首词大约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当年康熙皇帝由北京出发到盛京告祭祖陵,纳兰以一等侍卫扈从。人在异乡随君主浩荡的排场漂泊,远离家乡,愁绪无边,独身的寂苦能把周遭的空气都冷却,提前唤来了寒夕,这寒夕的冰冷更让愁绪更显清冷,便有感而作,写下此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潘婷主编.纳兰词 超值精装典藏版[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6.01:385

赏析

  客中愁损催寒夕,夕寒催损愁中客”,前一句刻画词中主人公满是愁绪、形单影只,这份孤寂仿佛冻结了周遭空气,寒冬似因他而提前降临。后一句则写凛冽寒气袭来,让本就孤冷哀怨的主人公,愁绪更浓、孤寂更甚。虽是回文句式,两句含义却不重复,下句是在上句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门掩月黄昏,昏黄月掩门”,门内人不愿触景生情,便将引人遐思的良辰美景关在门外;门外,月色缠绵,昏黄含情,映照着独自紧闭的门,更添落寞之感。前句侧重抒情,后句侧重写景,情与景相互交融,难分彼此。

  “翠衾孤拥醉,醉拥孤衾翠”,门内人在漫漫长夜里独坐,裹着翠衾、抱着酒壶,试图借酒消愁,却落得 “举杯销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菩萨蛮·客中愁损催寒夕》是词人身处异乡寂苦,寒夕更添愁绪清冷,遂有感而作此词。上片将昏黄月光隔绝门外,客居愁思难以自抑;下片借醉梦与亡妻重逢,醒后唯愿长醉不醒。全词采用小回文手法,每两句形成反复回文结构,如“翠衾孤拥醉,醉拥孤衾翠”“醒莫更多情,情多更莫醒”等句,使意象往复回环。夜风虽令词人稍复清醒,却愈发感知现实苦痛,终以“情多更莫醒”作结。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363篇诗文 ► 127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客发苕溪

叶燮 叶燮〔清代〕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野步

赵翼 赵翼〔清代〕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凉宵总泪零。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