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苦竹岭头,秋月皎洁,满地洒满清辉。朝南的苦竹枝轻轻摇曳,鹧鸪在旁自在飞翔。
其中一只小鹧鸪,许配给了来自北京的大雁。那大雁正打算衔着它,一同飞回雁门关的故乡。
见此情形,山鸡与野雉纷纷上前劝说小鹧鸪:“可千万别去啊!北方的鸟儿,总爱欺负从南方来的小鸟。”
它们接着说道:“燕山一带的紫塞之上,严霜遍地,寒气得像刀枪般刺人。就算那里长有梧桐树,也难寻一处安稳的栖息之地啊!”
小鹧鸪听罢,当即说道:“我听你们的劝,就算是死,也决心不跟大雁走了!”话音刚落,它便嚎啕大哭起来,泪水很快打湿了满衣裳。
注释
苦竹岭:在秋浦
天宝十二载,李白五十三岁。《山鹧鸪词》大约作于安禄山反叛之前,有人曾经邀请李白入幕僚,李白去幽州以后,发现安禄山准备谋反,于是毅然回归江南。早春赴长安,想陈列济世之策。
参考资料:完善
诗歌开篇便勾勒山鹧鸪的栖息环境与惶惶情态,以“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破题。苦竹岭坐落于今安徽省铜陵市西南,“秋月辉”点出时节为秋夜,“鹧鸪飞”描绘画中鹧鸪在月光下惊飞之态,“南枝”则限定其飞动范围——夜鸟本就难远翔,仅能在枝头附近短飞轻跃,这般景致恰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的意境。
鹧鸪夜里难安寝、飞动不停,除了秋月朗照的惊扰,更因一场迫近的生活变故:“嫁得燕山胡雁婿,欲衔我向雁门归。”原来它已许配给燕山胡雁,此刻胡雁正以夫婿之名,要带它迁往雁门。
随后便见众鸟前来劝阻:“山鸡翟雉来相劝,南禽多被北禽欺。”翟雉即长尾山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6篇诗文 ► 5967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