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道服赞

范仲淹 范仲淹〔宋代〕

平海书记许兄制道服,所以清请意而洁请身也。同年范仲淹请为赞云:

道家者流,衣裳楚楚。
可子服之,逍遥是与。
虚白之室,可以居处。
华胥之庭,可以步武。
岂无青紫,宠为辱主。
岂无狐貉,骄为祸府。
重此如师,畏彼如虎。
旌阳之孙,无忝于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平海书记许兄制作道服,是为了清净自己的心意、洁身自好。和他同榜考中的我,请求为这件道服写一段赞语:

道家一派的服饰,整齐又端庄。
君子穿上它,就能伴着逍遥自在。
清净虚明的居室,能在这儿安身。
像华胥氏那样的仙境,能在这儿漫步。
难道没有象征官位的青紫官服吗?宠爱常常会变成耻辱的根源。
难道没有珍贵的狐裘貉皮吗?骄傲往往是灾祸的巢穴。
把这件道服看得像老师一样敬重,把那些富贵荣宠看得像老虎一样畏惧。
你是旌阳先生的后代,可不要辜负了祖先的声名啊。

注释
楚楚:形容严肃,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帖是范仲淹为同年友人“平海书记许兄”所制道服撰写的一篇赞文,称友人制道服乃“清其意而洁其身”之举。宋代文人士大夫喜与道士交往,“道家者流,衣裳楚楚。君子服之,逍遥是与。”穿着道服,遂成一时风气。据许琰家世《范文正公集年谱》考证,楷书《道服赞》应书于北宋天禧年间(1017—1021),范仲淹在京师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32岁。

简析

  这篇赞文以道服为引,既推崇“清意洁身”的淡泊追求,借“逍遥”“虚白”寄寓避宠远祸的君子之志,又以清劲瘦硬的笔力、方正端谨的结体,尽显沉毅端庄之气。笔墨间提按转合的韵律分明,既得王羲之《乐毅论》遗韵,又合“文醇笔劲”之评,文辞的警策与书法的风骨相融,将对友人的期许与自身的操守凝于笔墨,简洁而意蕴深厚。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356篇诗文 ► 19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向滈 向滈〔宋代〕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恓惶的我。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冯延巳/欧阳修〔宋代〕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

柳永 柳永〔宋代〕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釭,却道你但先睡。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