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太行

曹勋 曹勋〔宋代〕

落月如老妇,苍苍无颜色。
稍觉林影疏,已见东方白。
一生困尘土,半世走阡陌。
临老复兹游,喜见太行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拂晓时分,即将落下的月亮惨淡无光,如同老妇苍老的面色。
走了一会,觉得林影稀疏,这时已能看到了东方渐渐亮起来。
一生困顿在尘土之中,半世奔走在田间小道。
到老了再一次旧地重游,高兴的是太行山上仍有翠绿松柏。

注释
太行:山名,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间,当时是金国统治区。
临老复兹游:曹勋原在北方长大,曾随宋徽宗被俘北去,后又逃到江南,所以当他出使金国望到太行山时,说“复兹游”。
阡陌:指田间小路。

创作背景

  此诗为曹勋晚年出使金国时作。曹勋原在北方长大,曾随宋徽宗被俘北上,后又逃回江南,当他出使金国眺望太行山时,旧地重游即有感慨。

参考资料:完善

1、 陶文鹏主编,宋诗精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01,第537-539页
2、 吴熊和主编,唐宋诗词评析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第901-902页

赏析

  诗一开头从高处落笔:“落月如老妇,苍苍无颜色。”将月亮比为“老妇”,这倒不是诗人标新立异,也不是不善择喻,相反,若联系实际生活,倒反觉这比喻很贴切。一弯残月行将西落,月色由银白明亮转为惨淡苍白,仿佛是一位垂垂老矣的老妪。“无颜色”,无光彩。如换一种说法,恐怕反不如此句传神、形象。

  “稍觉林影疏,已见东方白。”这是由高及低,平视远处的太行山。诗人写山貌,用“林影疏”三字来概括。“疏”,是写夜与昼交替时的朦胧不清的山林景色。只不过这景观持续不长,几乎是一瞬间的事,因为东方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喷薄而出。用“稍觉”对“已见”,言时间转换之迅疾,同时重将视角注向半空。空中所呈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望太行》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故地重游的苍凉感慨,沉痛抑塞中略带一丝重见故人的惊喜。以“望”为核心,以行旅为线索。前两句将惨淡无光的落月比喻历经沧桑岁月的老妇的脸;三四句写落月将晓时的景象;五六句转回到自己,一生困于战乱,半世流亡奔走,既辛酸又悲苦;末两句忽然一转,说故地重游时,又看见苍莽太行山漫山的翠绿松柏,有一种重见故人的惊喜。全诗可见诗人对沦陷区故土的深情,由于融入了时世之悲,故显得厚重沉郁。

曹勋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1670篇诗文 ► 2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凤凰山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欢乐欲与少年期,人生百年常苦迟。
白头富贵何所用,气力但为忧勤衰。
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
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琴诗

苏轼 苏轼〔宋代〕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阑 通:栏)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