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邈焉虞宾,历世重光。
御龙勤夏,豕韦翼商。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纷纷战国,漠漠衰周。
凤隐于林,幽人在丘。
逸虬绕云,奔鲸骇流。
天集有汉,眷予愍侯。
於赫愍侯,运当攀龙。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
书誓河山,启土开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踪。
浑浑长源,蔚蔚洪柯。
群川载导,众条载罗。
时有语默,运因隆窊。
在我中晋,业融长沙。
桓桓长沙,伊勋伊德。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
肃矣我祖,慎终如始。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於皇仁考,淡焉虚止。
寄迹风云,冥兹愠喜。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
顾惭华鬓,负影只立。
三千之罪,无后为急。
我诚念哉,呱闻尔泣。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厉夜生子,遽而求火。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日居月诸,渐免于孩。
福不虚至,祸亦易来。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译文
我家祖先甚遥远,帝尧之世称陶唐。其后为臣宾于虞,历世不绝显荣光。御龙效力于夏世,豕韦亦曾辅佐商。周世陶叔甚端庄,我祖由此得盛昌。
乱世纷纷属战国,衰颓冷落彼东周。凤凰隐没在林中,隐士幽居在山丘。虬龙奔腾绕乌云,鲸鱼奔窜掀激流。上天成全立汉代,顾念我祖封愍侯。
赫赫愍侯声威扬,命中注定辅帝王。英勇威武仗剑行,屡立战功在疆场。汉帝盟誓泽子孙,我祖受封甚荣光。陶青勤勉任丞相,先人功业得弘扬。
涛涛大河源头长,茂盛大树干粗壮。群川支流共来源,众枝虽繁依树长。时运有显有隐没,起伏盛衰岂有常?在我东晋鼎盛日,长沙郡公业辉煌。
威武英姿长沙公,功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学界有多种说法。王瑶编注《陶渊明集》认为此诗当为初得长子陶俨时所作,暂系为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当时陶渊明二十九岁;邓安生编《陶渊明年谱》认为此诗必作于长子俨三岁以前,暂系《命子》诗当作于太元二十一年(396)前后;龚斌《陶渊明集校笺》指出,“此诗作于得长子俨后,渊明年约二十六七岁”;郭维森、包景诚译注《陶渊明集全译》指出,此诗约作于晋安帝义熙二年(406),此时陶渊明四十二岁,其长子陶俨已经十四岁,诗人在陶俨即将步入“成童”时期,写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命子者,训子也。然而,从头到尾读者却没有感受到被“训”的压力,反而心中时时会涌起一股暖流,这就是诗人对其子的慈善和宽容。
此诗讲述陶氏远祖始于尧,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且累世盛德,辉光相承。因时运而有盛有衰,有高有低。在中晋之时,长沙公陶侃功业昭著。祖父一生谨慎、正直义方、仁爱和顺;先父性情淡泊,不因仕宦与否而愠喜;在感叹自己的无成以及两鬓花白而仍无子嗣时,儿子陶俨出生了。从诗人对陶俨生辰的占卜、命名取字中,表现了他对儿子寄予的无限希望。他告诫儿子说,祸福不会无缘无故到来,都是由人自己生成。望儿子能早起晚睡,勤奋刻苦,努力成才。这些无不是一个慈善父亲的殷殷希望。最后
刘琰字威硕,鲁国人也。先主在豫州,辟为从事,以其宗姓,有风流,善谈论,厚亲待之,遂随从周旋,常为宾客。先主定益州,以琰为固陵太守。后主立,封都乡侯,班位每亚李严,为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迁车骑将军。然不豫国政,但领兵千馀,随丞相亮讽议而已。车服饮食,号为侈靡,侍婢数十,皆能为声乐,又悉教诵读鲁灵光殿赋。建兴十年,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琰与亮笺谢曰:“琰禀性空虚,本薄操行,加有酒荒之病,自先帝以来,纷纭之论,殆将倾覆。颇蒙明公本其一心在国,原其身中秽垢,扶持全济,致其禄位,以至今日。间者迷醉,言有违错,慈恩含忍,不致之于理,使得全完,保育性命。虽必克己责躬,改过投死,以誓神灵;无所用命,则靡寄颜。”於是亮遣琰还成都,官位如故。
琰失志慌惚。十二年正月,琰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经月乃出。胡氏有美色,琰疑其与后主有私,呼五百挝胡,至於以履搏面,而后弃遣。胡具以告言琰,琰坐下狱。有司议曰:“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琰竟弃市。自是大臣妻母朝庆遂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