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春
杜甫〔唐代〕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颜色好,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此贵重?却怕有人知。
译文
春天花草丰茂,丽春花应该是开得最好。
刚开时色彩好,茂盛时很烂漫。
那么多的桃李枝,移到哪里都成活。
为什么丽春花会得到人们的真爱呢?因为他总是远离繁华,好像生怕被人认出来。
简析
《丽春》是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两句直接点题,描绘了一幅百花争艳、春意盎然的画面,明确指出在这众多的春花中,丽春最为出众;三四句从丽春的外在形态入手,强调了丽春恰到好处的美丽;五六句转写其他春花,用桃李的易逝与可移来反衬丽春的不同凡响;末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与疑问,也是对丽春高贵品质的升华。整首诗通过对丽春与其他春花的对比,赞美了丽春的独特美丽与高贵品质,同时也寄寓了对美好事物被珍视与理解的渴望。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9篇诗文 ► 2734条名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亦足 一作: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