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送叔贞之成都
方孝孺〔明代〕
空名诳当世,自误还劳人。郑子复为谁,跋涉穷冬春。
去年赴上国,风雪迷江津。徒步从我行,面黑手足皴。
今玆有徵命,欲往志靡伸。子复之成都,代余陈所因。
念子远游学,三年别慈亲。敝衣犯缁垢,断裂莫为纫。
蜀道幸坦平,王化甚惠仁。历览快心目,庶足忘苦辛。
诸葛政犹在,少陵诗有神。浩荡观大江,穹秀瞻峨岷。
心胸蕴奇伟,抚事气益振。丈夫平生怀,岂惟安其身。
况可广咨访,大邦多缙绅。恨我不得俱,惟恐孤主恩。
见王再三谢,念此疏远臣。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427篇诗文 ► 98条名句
花史馆记
归有光〔明代〕
子问居长洲之甫里,余女弟婿也。余时过之,泛舟吴淞江,游白莲寺,憩安隐堂,想天随先生之高风,相与慨然太息。而子问必挟《史记》以行。余少好是书,以为自班孟坚已不能尽知之矣。独子问以余言为然。间岁不见,见必问《史记》,语不及他也。会其堂毁,新作精舍,名曰花史馆。盖植四时花木于庭,而庋《史记》于室,日讽诵其中,谓人生如是足矣,当无营于世也。
夫四时之花木,在于天地运转、古今代谢之中,其渐积岂有异哉!人于天地间,独患其不能在事之外,而不知止耳。静而处其外,视天地间万事,如庭中之花,开谢于吾前而已矣。自黄帝迄于太初,上下二千余年,吾静而观之,岂不犹四时之花也哉!吾与子问所共者,百年而已。百年之内,视二千余年,不啻一瞬。而以其身为己有,营营而不知止,又安能观世如《史》、观《史》如花也哉!余与子问言及此,抑亦进于史矣。遂书之以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