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百花洲
高启〔明代〕
吴王在时百花开,画船载乐洲闻来。
吴王去水百花落,歌吹无闻洲寂寞。
花开花落年年春,前水看花应几人。
但见枝枝映流水,不知片片堕行尘。
年来风雨荒台畔,日暮黄鹂肠欲断。
岂唯世少看花人,纵来此地无花看。
赏析
这首诗以吴王夫差昔日繁华的宫苑为背景,巧妙地借景生情,以花为媒,抒发内心的感慨。诗中,吴宫的旧日盛景与今日花园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寓含了对世事沧桑的深切哀思。
首联“吴王在时百花开,画船载乐洲边来”,生动再现了吴王夫差治下国家昌盛、百花争艳、画船笙歌、欢乐祥和的盛况。这里,百花不仅仅是自然之美,更是对吴王年轻有为、政治清明的隐喻。
颔联“吴王去后百花落,歌吹无闻洲寂寞”,则描绘了吴王逝去后,花园的寂寥与衰败。花朵凋零,歌声不再,洲上寂静无声,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与混乱。此处的“花落”不仅指自然界中的凋零,更是对吴王逝去后,国家失去领袖、政治混乱的隐喻。
高启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明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887篇诗文 ► 267条名句
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施耐庵〔明代〕
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燕子不来花又老,一春瘦的腰儿小。
薄幸郎君何日到?想是当初,莫要相逢好!好梦欲成还又觉,绿窗但觉莺声晓。
田舍翁之子学书
《贤弈篇》〔明代〕
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告其父曰:“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而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其父拟召姻友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书帖。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氏伙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呜呼!世之学者偶一解,辄自矜有得,不欲更进,殆类是也。
示儿燕
孙枝蔚〔明代〕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