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漫成一首

杜甫 杜甫〔唐代〕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船中桅杆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
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传来“拨剌”一声,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

注释
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去人”句:意谓月影靠船很近。江月:江面上空的月亮。南朝梁何逊《宿南洲浦》诗:“违乡已信次,江月初三五。”
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灯,有纸罩避风。清陈维嵩《桂殿秋·淮河夜泊》词:“船头水笛吹晴碧,樯尾风灯飐夜红。”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子夜变歌一》:“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它最初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唐代作者已不多,唯杜甫最喜运用这种体格。或许是因为他太精于诗律,运用这种绝体,可以因难见巧。他最脍炙人口的绝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糁径杨花铺白毡”“迟日江山丽”等,也都是用这种体格。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在于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图画。

  这首诗写夜泊之景。诗人写月夜,不从空中之月写起,而写水中月影(“江月”),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去人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寄居巴蜀时期所作,时间为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今四川云阳)前往夔州的船上。

参考资料:完善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90-591

简析

  《漫成一首》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夜泊江边之景。首句写月夜,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次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第三句写到江岸上屈身而眠的白鹭,突出环境的幽静;末句写船尾鱼儿跳动的声音,反衬静谧之境。诗中四句分别写月、灯、鸟、鱼,各成一景,“一句一绝”,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全诗以景抒情,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之情。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9篇诗文 ► 273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旅宿

杜牧 杜牧〔唐代〕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杜甫 杜甫〔唐代〕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舞女,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题湖上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