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吟
谢灵运〔南北朝〕
岱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岝崿既崄巇,触石辄芊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闾何晻蔼,明堂秘灵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泰山兼具五岳的秀美,高耸巍峨直刺云天。
山势既陡峭险峻,山石间又总是草木繁盛、绵延不绝。
帝王登泰山祭天,在高大祭坛下埋藏祭品;到山下祭地,仪式庄严郑重而隐秘。
石闾山多么幽深朦胧,明堂中秘藏着封禅的灵文典籍。
注释
岱宗:即泰山。泰山旧谓居五岳之首,为诸山所宗,故称。
崔崒:高峻的样子。
岝崿:指山势险峻、岩石嶙峋的样子。
崄巇(xī):形容山路危险。
芊绵:草木茂盛、绵延不绝的景象。
瘗:掩埋;埋葬。
简析
这首诗以雄健笔触勾勒出泰山气象。开篇赞岱宗兼具秀丽与巍峨,“崔崒刺云天” 将山的挺拔之势写得极具冲击力,尽显自然伟力;继而写山势险峻却草木芊绵,刚柔相济间见泰山生机。后四句转向人文意蕴,封禅的崇坛、肃然的禅地,再到幽深的石闾、藏有灵篇的明堂,借古代帝王祭天盛典与隐秘遗迹,赋予泰山神圣厚重的文化分量,字里行间满含对泰山自然雄奇与人文庄严的赞叹,意境雄浑又不失深邃。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146篇诗文 ► 256条名句
代东武吟
鲍照〔南北朝〕
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
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
始随张校尉,召募到河源。
后逐李轻车,追虏出塞垣。
密途亘万里,宁岁犹七奔。
肌力尽鞍甲,心思历凉温。
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
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
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
昔如鞲上鹰,今似槛中猿。
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
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
愿垂晋主惠,不愧田子魂。
投舒丧命
《世说新语》〔南北朝〕
王大将军既亡,王应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及睹衰危,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沈含父子于江。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竟不得来,深以为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