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蓬莱·重九上君猷

苏轼 苏轼〔宋代〕

余谪居黄州,三见重九,每岁与太守徐君猷会于栖霞楼。今年公将去,乞郡湖南。念此惘然,故作此词。

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华发萧萧,对荒园搔首。赖有多情,好饮无事,似古人贤守。岁岁登高,年年落帽,物华依旧。
此会应须烂醉,仍把紫菊茱萸,细看重嗅。摇落霜风,有手栽双柳。来岁今朝,为我西顾,酹羽觞江口。会与州人,饮公遗爱,一江醇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被贬居黄州,至今已三度遇见重阳,每一次都与太守徐君猷在栖霞楼相聚。如今徐公将要离任,请求调任湖南的州郡,念及这些往事,我心中满是怅然,于是写下这首词。

自嘲这奔波的人生恍如一场幻梦,我在他乡漂泊已过三载,如今又到了重阳佳节。头发早已花白稀疏,对着荒芜的园圃,忍不住搔首叹息。幸好有您这般重情重义,既善于饮酒又政务清闲,恰似古时施行无为而治的贤明太守,常伴我左右。年年登高远望,岁岁宴饮欢聚,眼前的景物风光始终如往日一般。
此番相聚,本就该开怀畅饮直至沉醉,还要把紫菊与茱萸细细观赏、频频嗅闻。萧瑟秋风卷落枯叶,我仍记得您亲手栽种的那两株柳树。明年今日,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上片从三年贬谪的亲身经历切入,倾诉对太守徐君猷的深厚情谊。开篇以“劳碌生涯如幻梦”自嘲,道尽贬居此地三载、身为他乡漂泊者的况味,一个“笑”字领起后续对偶句,万般心绪都藏在这看似轻淡的笔触之中。紧接着,“华发”与“荒园”的对照更添岁月感慨——白发稀疏,面对荒芜园圃时的搔首叹息,终究挡不住时光的侵蚀,将人生易老的怅惘写得真切。

  笔锋一转,“赖有”三句转而颂扬徐君猷的贤德:酒入愁肠却不扰心智,能遇这般重情、善饮且政务清闲的良吏,恰如古时施行仁政的贤守。苏轼在《遗爱亭记》中曾赞徐君猷“未尝怒也,而民不犯;未尝察也,而吏不欺”,正是对这份贤明的最好印证。结尾则呼应序言中“每岁相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醉蓬莱》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九月。从序言中可知:这是一次例行的重九宴饮徐太守于栖霞楼的活动。它不同于往常重九宴饮,而是为徐守即将离任赴湘前作的赠别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95-96

简析

  词的上片从三年贬居生活体验着墨,写对徐守君猷的深厚情谊;下片以节传情,以酒寄情,写在痛饮中淋漓尽致地一吐为快。这首词表面看来,系例行重九登高宴饮之作,实是借题发挥,以节传话、以酒寄情,表达出一种“惘然”之情和崇敬徐守君猷“相待如骨肉”和“狱草烟深”的功德。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7篇诗文 ► 482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

秦观 秦观〔宋代〕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