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箜篌引

佚名 佚名〔两汉〕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当奈公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不要涉水渡河啊!你却一定要涉水渡河!
未曾渡过却淹死在河里!拿你怎么办呢!

注释
公:对年长男子的尊称。
无:同“毋”,禁止之辞,不要,不可以。
当:一作“将”。

参考资料:完善

1、 余冠英 选注.乐府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8
2、 曹道衡 选注.乐府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24
3、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3:255-256

创作背景

  《公无渡河》是汉乐府《相和歌辞》之一,即《箜篌引》。据说是朝鲜津卒(管理河流渡口的小吏)霍里子高之妻丽玉所作。霍里子高早上起来划船,见一老翁披发提壶,横渡河流。老翁的妻子在后面制止他,他不听,终于被河水淹死。他妻子就用箜篌弹奏此歌,曲终也投河而死。霍里子高把此事告诉了妻子丽玉,丽玉乃用箜篌仿其声而作此曲。

  中国古代多种文献记载了此诗的本事。晋代崔豹《古今注》卷中载:“《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而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呼止之不及,遂堕河水死,于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歌,声甚凄怆。曲终自投河而死。霍里子高还,以其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公无渡河》是汉乐府里最短的歌辞,和汉乐府最长的《孔雀东南飞》同是写夫妇的殉情之作。全诗四句,一气呵成,每句一顿,每顿愈深,叙述出悲惨事件的完整过程,抒发诗人惋惜、悲痛、悔恨之情,真切而深刻。

  全诗虽只有十六字,里面却是蕴含了丰沛的情感和激烈的心理冲突:“公无渡河”表警止;“公竟渡河”表惊叹;“渡河而死”表哀叹;“当奈公何”表无奈。此诗叙述方式上用的是第二人称,这是面对逝者倾诉亲人悲泣与哀悼的表达方式。诗歌以妇人的口吻,通过妇人对丈夫行为发展的话语反应过程,有效地表达出妇人在面临丈夫遇难全过程中心理的变化:开始是急促的警告阻止,阻止失败后的惊呼,在面对已经预知的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箜篌引》是一首四言歌行。此诗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虽仅四句,却包含了劝阻、行动、结果、感慨等多个层次的内容,以一种回环往复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它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劝阻无效、悲剧发生的无奈与惋惜。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6745篇诗文 ► 866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歌

佚名 佚名〔两汉〕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
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胡行·其一

曹操 曹操〔两汉〕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牛顿不起,车堕谷间。
坐盘石之上,弹五弦之琴,
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
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
负揜被裘,似非恒人,
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
徨徨所欲,来到此间?
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
遨游八极,枕石嗽流饮泉。
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
正而不谲,辞赋依因。
经传所过,西来所传。
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塘上行

甄宓 甄宓〔两汉〕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