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啊,这庄严、清静的宗庙,助祭的诸侯们庄重又和顺。
众多承担职事的官吏,都秉承着周文王的德行。
报答并颂扬文王的在天之灵,他们在宗庙里敏捷地奔走执事。
文王的功德多么宏大光明、美好盛昌,永远不会被人们厌弃啊!
注释
於(wū):赞叹词,犹如现代汉语的“啊”。
穆:庄严、壮美。
清庙:清静的宗庙。
肃雝(yōng):庄重而和顺的样子。
显:高贵显赫。
相:助祭的人,此指助祭的公卿诸侯。
济济:众多。
多士:指祭祀时承担各种职事的官吏。
秉:秉承,
《诗经》中的 “四始”,由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明确提出。他提到古时流传的诗有三千多篇,到孔子时,删掉重复篇目,选取可用于礼义教化的内容,上自契与后稷的事迹,中述殷商与周朝的兴盛,下至周幽王、周厉王时期的政教缺失,内容从日常生活起步。因此他说:“《关雎》的乐章,作为《风》的开端;《鹿鸣》作为《小雅》的开端;《文王》作为《大雅》的开端;《清庙》作为《颂》的开端。” 不过他的说法未必可信,且 “四始” 的相关表述,相传源自鲁诗学派的观点。而构成毛诗学说思想体系的《毛诗序》,则仅将风、小雅、大雅、颂四类诗体视作 “四始”。
事实上,自古以来学者虽都谈及 “四始”,但各
关于此诗的背景,郑玄认为此诗作于周公摄政五年。但对此历代学者尚有争论。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周成王七年,也有人认为作于周昭王时期;有人说是周公所作,也有人说是周武王所作,还有说是周成王所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