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剪下枝头梅花,溪中梅枝的倒影便随之一分为二,而镜面般澄澈的溪水里,梅影反倒更显空疏自在。将梅花置于窗台,清雅幽香为居所添了春的意趣,广寒宫中独守的嫦娥,也洒下清辉陪伴梅枝。这梅枝已历多年,枝上布满泪痕般的白霜状苔藓,与我头上的苍苍白发相映成趣。踏着浅雪沿驿道前行,梅花清香一路弥散在雪中冻草之上,星夜兼程,终在除夜黄昏送达。
似在梦中得见梅神,冰肌玉骨、身披素缟,于风中翩然起舞。醉醒之后仍有余韵,恍惚间似闻翠羽啁啾。时光悄然流逝,连插着梅枝的壶中泉水,也渐渐由冷转温。青灯灯光渐暗,室外已泛晓光,才惊觉新岁已然降临,却又怕梅枝上的花儿翩然飘落,恰似蝴蝶逐雪、转瞬即逝
开篇“剪横枝”三句,聚焦友人黄复庵寄梅之前的场景。前两句化用林逋《山园小梅二首》中“疏影横斜水清浅”的诗意,勾勒出古梅傍溪而生、枝蔓纵横飘逸的模样。复庵剪下梅枝后,溪中原本连贯的梅影随之分为两截,而在镜面般澄澈的溪水里,余下的梅影反倒更显空疏自在。紧接着“小窗”三句,转入词人除夕夜收梅后的情景——收到复庵寄来的古梅枝,词人将其置于窗台,清雅梅香为居所注入春的气息,就连独守广寒宫的嫦娥,也洒下清辉,陪伴孤居的词人共度除夜。这里的“孀娥”援引神话传说,嫦娥孤苦独居的境遇,与词人寒夜独对梅枝守岁的孤寂相契合,故而以月光相陪,暗合同病相怜之意。“古苔”两句则点出梅枝“古”之特质:眼前的梅枝已
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在作者词集《梦窗词》中有多首词提到了黄复庵,如《月中行·和黄复庵》和《倒犯·赠黄复庵》等,可见二人情谊之深厚,这首词即是作者在除夕黄昏收到黄复庵所赠的古梅枝后,答谢友人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司马赋《水调歌头》,席间次韵。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故前章及之。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樽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苑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