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
杜庠〔明代〕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里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曹操的军队原本就是南下平定孙权刘备一统江山的,在浩瀚无际的江面上船只首尾相连。
诸葛亮空有兴复汉室的愿望,曹操已经不把东吴放在眼中。
大风助长火势迅猛蔓延,兵戎相见,人影散乱;在孤月风冷的凄凉夜晚,曹操一统天下的理想破灭了。
过去的事情已经不值得回忆了,眼前荒岛上鸥鸟乱飞满目荒芜。
注释
水军:这里指曹操的军队。
舳舻(zhú lú):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舳,船尾。舻,船头。
诸葛: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
曹瞒(mán):曹操小字阿瞒。
矶(jī):水边突出的岩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时,回忆起赤壁之战而写的一首怀古诗,表达了由历史的沧桑感、宇宙的苍凉感和人生短暂渺小的感喟相交织而成的凄怆悲凉之感。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舟由舻”,诗人以惊人的艺术腕力写出了曹军以泰山压卵之势顺长江东下、睥睨一切的气焰和威势。当时,曹操大军破荆州,下江陵,战船连接千里,旌旗蔽空,投鞭断流,其志在必欲一举击碎东吴,席卷天下,并吞八荒,成就帝王之业。然而,句中着一“本”字,则明白暗示了其骄兵必败,“雄图”终将化为泡影的历史结局。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满眼里已无吴”,分述诸葛亮和曹操两个历史人物。“心中空有汉”是说,汉朝国
简析
《赤壁》是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怀古诗。诗的首联写出曹军以泰山压卵之势顺长江东下、睥睨一切的气焰和威势;颔联分述诸葛亮和曹操两个历史人物;颈联由写曹军的失败,一挥越过八、九百年,联想到大苏泛赤壁的遗事;尾联从幽思冥想中重又回到使他感兴趣的眼前风物。整首诗抚今追昔,感慨万端,表达了由历史的沧桑感、宇宙的苍凉感和人生短暂渺小的感喟相交织而成的凄怆悲凉之感。
火焰山
吴承恩〔明代〕
火焰山遥八百程,火光大地有声名。
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
时借芭蕉施雨露,幸蒙天将助神功。
牵牛归佛休颠劣,水火相联性自平。
若石之死
《郁离子》〔明代〕
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燎辉,宵则振铎以望,植棘树墉,坎山谷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一日而虎死。若石大喜,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于是弛其机,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决而不理。无何,有䝙逐麋来,止其室之隈,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为䝙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块,䝙人立而爪之毙。君子谓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宜其及也。
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
杨慎〔明代〕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顷刻 一作:秦汉)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