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好细腰
墨子〔先秦〕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前,楚灵王喜欢大臣有纤细的腰身,所以朝中的大臣每天都只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屏住呼吸,然后束紧腰带,扶着墙壁站起来。等到第二年,满朝文武官员脸色都是黑黄黑黄的了。
注释
昔:从前。
楚灵王:春秋中期楚国国君(在位11年)。
好:(hào)喜欢。
士:大臣。
故:所以。
之:的
皆:都。
以:用,用来
一饭:每天吃一顿饭。
节:限制,节制。
胁息:屏住呼吸。
带:束带。
比:等到,及至。
简析
此文通过描述楚灵王喜好腰身纤细之士,导致臣子们为迎合其喜好而节食束腰,甚至需要扶墙才能起身,最终朝中大臣都面色黧黑,身体衰弱。这则故事讽刺了盲目追求时尚、迎合上意的行为,不仅损害个人健康,更可能引发社会风气的扭曲。全文借事说理,说理透彻,警示人们应坚守自我,不盲目跟风,重视健康与真实,避免为外在的虚荣而牺牲内在的价值;也说明对位高权重的人物来说,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须谨慎行事,否则就会带来严重后果。
墨子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10篇诗文 ► 352条名句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弟子录〔先秦〕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子产不毁乡校
左丘明〔先秦〕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決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孔甲作东音
《吕氏春秋》〔先秦〕
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天大风,晦盲,孔甲迷惑,入于民室。主人方乳,或曰:“后来,是良日也,之子是必大吉。”或曰:“不胜也,之子是必有殃。”后乃取其子以归,曰:“以为余子,谁敢殃之?”子长成人,幕动坼橑,斧斩其足,遂为守门者。孔甲曰:“呜呼!有疾,命矣夫!”乃作为“破斧”之歌,实始为东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