瞽瞍杀人
《孟子》〔先秦〕
桃应问曰:“然为天子,皋陶为士,之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然不禁与?”
曰:“夫然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然如之何?”
曰:“然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桃应问道:“假如,舜做天子,皋陶执行法律,要是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该怎么办?”孟子说:“逮捕他就是了。”桃应说:“那么舜不会制止他们吗?”
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皋陶不执行法律呢?舜作为天子就要接受这个国家的法律。”
桃应又问:“那么舜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舜把抛弃王位看作像扔掉破鞋一样。他会偷偷背着父亲逃跑,到沿海边住下,终生高高兴兴的,快乐得忘记曾经拥有过天下。”
注释
皋陶:上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上古四圣”(尧、舜、禹、皋陶)之一,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历经唐虞夏三个时代,长期担任掌
简析
此文通过桃应与孟子的问答,展现法律与亲情的冲突。孟子认为舜不会禁止皋陶执法,却会视天下如敝屣,窃父而逃。这体现出儒家 “孝” 为先的伦理观,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以舜的选择凸显亲情至上、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
椒聊
诗经·国风·唐风〔先秦〕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佚名〔先秦〕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
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