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杨子

李白/岑参〔唐代〕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渭城边上我们纵酒言别,在酒坊里长醉而不能入眠。
满树的梨花就像积雪那样洁白,千万条的杨树叶恰似那缕缕青烟。
惜别间我们饮尽了壶中的美酒。临分别时,送上策马的长鞭。
盼望着你到达颍上,那时候新月也应该变圆了。

注释
斗:计容积的量器,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里形容饮酒之多。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垆头:酒坊,酒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佳作,诗人既融情于酒,又寄情于景。雪、杨叶、马鞭、佳酿与新月,皆是承载送别意蕴的经典意象。雪花清冷,多见于寒冬;梨花温润,盛开于暖春。诗人以雪喻梨花,期盼自己的满腔深情能如春日梨花般真挚温暖,既藏着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更暗含对友人豪迈豁达的美好祝愿。

  首联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刻画了送别的地点与酒宴的热闹氛围。诗人以友人的目的地起兴,笔锋宕开,铺陈叙写。李白在送别宴席上喝得酩酊大醉,这既是对友人的深切不舍,也尽显李白的豪放性情。

  酒是李白诗歌中的重要母题,他的情感或因酒而生,或借酒排遣,酒早已成为李白诗歌的标志性意象。“花间一壶酒,独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李白三十岁初上长安时期。所送者不知何人,可能是作者新交的朋友,远游京城不遇而暂且返回故乡。其人未受特别的摧折,而李白又正当意气风发的盛年,所以此诗别而不伤。一说,此诗为岑参居长安期间,在渭城为友人杨子送行时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高文,王刘纯选注. 高适岑参选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256.
2、 (唐)高适,(唐)岑参著;涂元渠选注. 高适岑参诗选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94.
3、 杨嘉仁著. 随缘居诗词评论集[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6:130-132.

简析

  《送杨子》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写送别畅饮,可见诗人与友人的忘形之态;颔联写阳春美景,正宜醉心;颈联进一层临别劝酒赠鞭,一片慰情;尾联悬想友人到家时正逢月圆,更表现出羡慕欣悦的送人之情。全诗通俗和工丽结合,真情与想象相融,感情明快略带怅惘、真挚感人。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雁

杜牧 杜牧〔唐代〕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黔之驴

柳宗元 柳宗元〔唐代〕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