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薛昂夫〔元代〕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夕阳山外山,春水渡傍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本想送春归去,却终究留不住它的脚步。既然明年春天仍会归来,倒不如今年就别让它走了。桃花似也懂我的愁绪,纷纷扬扬落下,宛若红玉遍洒。我望断遥远的楚天,却始终看不见春归的路途。
春天若真有情怀,想必也会满心愁苦——时光正悄然流逝。夕阳已沉至山后,春水正漫过茫茫渡口。可我终究不知,春天的住处究竟在何方?
注释
双调:宫调名,属北曲十七宫调之一,是元曲常用的宫调。
楚天遥过清江引:为双调带过曲,由《楚天遥》与《清江引》两个曲牌组成。
“无计”句:语出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词:“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创作背景
薛昂夫生活于元代中期。这支曲子当为送别友人而作。送别对象与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可能与另一首《楚天遥过清江引》(屈指数春来)作于同时。友人离别,作者想挽留友人,但就像春天无法挽留一样,因此他伤春又伤别,写下这支曲子。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雁 吴冰沁.元散曲经典品读.北京:蓝天出版社,2015:110-112
简析
此曲上叠用《楚天遥》曲牌,写送春情景,在迷惘、失落之中,包含着对春天的追求;下叠用《清江引》曲牌,接起上叠歇拍,续写别后情景。全曲意境凄美悠远,情景交融、韵味深厚;其化用前人诗词,抒发了词人的伤春惜春之情,同时蕴含着激人惜时之意,堪称曲家伤春之绝唱。
赏析
薛昂夫所作这组双调带过曲,以五七言句法为主,化用前人诗词意象,既抒发了伤春惜春的悲切情愫,又暗含劝人惜时的深意。
上叠采用《楚天遥》曲牌,描摹送春场景,此部分脱胎于宋僧仲皎的《卜算子・送春》。开篇“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二句,直抒送春与惜春的矛盾心绪——春既将去,既无法挽留,便只能郑重相送,“有意”二字恰恰道出这份不舍中的郑重。临别之际,怅然之念又生:“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明知春日来年仍会重返,却仍盼它暂留不去,这份痴念春日无从回应,唯见“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桃花仿佛通晓伤春之恨,红白花瓣簌簌飘落,宛如垂泪,是桃花之泪还是春日之泪,朦胧难辨,勾勒出凄美感
薛昂夫
薛昂夫(1267—1359) 元代散曲家。回鹘(即今维吾尔族)人。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为姓。先世内迁,居怀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阳)。祖、父皆封覃国公。汉姓为马,又字九皋,故亦称马昂夫、马九皋。据赵孟頫《薛昂夫诗集序》(《松雪斋文集》),他曾执弟子礼于刘辰翁(1234~1297)门下,约可推知他生年约在元初至元年间。历官江西省令史,佥典瑞院事、太平路总管、衢州路总管等职。薛昂夫善篆书,有诗名,诗集已佚。诗作存于《皇元风雅后集》、《元诗选》等集中。► 30篇诗文 ► 62条名句
仙吕·一半儿·题情
关汉卿〔元代〕
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银台灯灭篆烟残,独入罗帏掩泪眼,乍孤眠好教人情兴懒。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
多情多绪小冤家,迤逗得人来憔悴煞,说来的话先瞒过咱。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
冀州道中
王冕〔元代〕
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水土或匪昔,禹贡书亦殊。
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
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寒云着我巾,寒风裂我襦。
盱衡一吐气,冻凌满髭须。
程程望烟火,道傍少人居。
小米无得买,浊醪无得酤。
土房桑树根,仿佛似酒垆。
徘徊问野老,可否借我厨?
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
热水温我手,火炕暖我躯。
丁宁勿洗面,洗面破皮肤。
我知老意仁,缓缓驱仆夫。
窃问老何族?云是奕世儒。
自从大朝来,所习亮匪初。
民人籍征戍,悉为弓矢徒。
纵有好儿孙,无异犬与猪。
至今成老翁,不识一字书。
典故无所考,礼义何所拘?
论及祖父时,痛入骨髓余。
我闻忽太息,执手空踌蹰。
踌蹰向苍天,何时更得甦?
饮泣不忍言,拂袖西南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