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秋风猎猎,我立马于越王台上。遥想历史上的芸芸众生,贤愚混杂、龙蛇并陈,心中满是悲凉。
十七史卷帙浩繁,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谈起。在无穷无尽的岁月长河中,人间不知历经了多少悲欢离合的轮回。
我这腐儒满腹郁结的悲愤,直欲呼天发问。壮丽的山河跨越沧海,迎面奔涌而来,尽显磅礴气势。
遥望天外悠悠飞云,心中不禁发问:难道当今之世,再无倚剑长啸的英雄豪杰?
注释
越王台:一名粤王台,在广州市北越秀山上,相传是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治事处的遗迹。
混混蛇龙:意谓龙蛇混杂,贤人和小人混在一起,难以区分。
十七史:宋时有《史记》
公元1879年(清光绪五年),其时国势风雨飘摇,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列强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广东又是最早门户开放、得风气之先的地区。是年,康有为二十二岁,初次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熏陶,涉猎一些欧美典籍,并曾游历香港,从此开始了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过程。这首诗就是青年时代的康有为在广州市北越秀山上的越王台迎着欧风美雨的咏怀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这首诗是康有为登临越王台的抒怀之作,以磅礴气势、雄健风格勾勒出忧时伤世的情怀与呼唤英雄的壮志,既饱含对国运时局的深沉忧虑,更透出先觉者的开放意识,尽显其独特的艺术个性与时代使命感。
开篇“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蛇龙最可哀”两句,便勾勒出一位忧时伤世的青年志士形象:猎猎秋风中,诗人立马高冈,极目远眺,天地间混茫一片。“混混蛇龙”既暗喻世道混浊纷乱、贤愚混杂,也藏着英雄埋没草莽的慨叹,初读便见沉郁悲愤之情。
紧接着“十七史从何说起,三千劫几历轮回”,笔力雄健,涵括古今,转入对民族历史的深沉反思。“十七史”泛言历代王朝兴衰,实则聚焦清代国运——从康乾盛世的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