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向子諲的《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
有怀京师上元,与韩叔夏司谏、紫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游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五侯池馆醉春风。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
译文
上元佳节之际,我在京城触景生情,便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一同填词抒怀。
皇宫内外春色正浓,华灯宝炬与皎洁月色、绚烂焰火相互辉映。彩云缭绕间,玉皇大帝的画像端坐其上,各式景致与人物让人目不暇接,既有陆上的繁华盛景,也有水上的灵动风情。
夜色渐深,斗转星移,帝王的车驾已然回宫。富贵人家的园林池馆依旧一派祥和兴盛,尽显佳节气象。可如今我已满头白发,只能在满心忧愁中,伴着寥寥几盏寒灯度日。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
紫禁:指汴京皇宫。
烟花一万重:
这首词突破了传统词作分片的固定范式,以今昔两幅意境悬殊、反差强烈的画面形成鲜明对照,将盛衰之叹与身世之悲熔铸一体,极具艺术感染力。
词作前七句以流畅轻快的笔触回溯往昔,定格了汴京上元佳节的鼎盛盛况,字字皆是写实之笔。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所载,北宋上元之夜的汴京,灯山缀彩、金碧交辉,锦绣华章相映成趣。词中所绘“华灯宝炬与月色焰火交辉,鳌山与宫殿高耸云天”的景象,恰与史料中“宣德楼御座高悬,万姓露台下山呼”的宫廷盛景相合;而民间“深坊小巷绣额珠帘,五陵年少满路行歌,笙簧未彻”的欢腾氛围,虽词人自序“未尝经从”而未详述,却能从“万民嬉戏游衢、龙驾回宫后狂欢更甚”的笔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