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出自唐代陈子昂的《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金秋时节正当万物肃杀,白露时分开始发兵征讨。
朝廷的军队并非喜好征战,你此行要慎重对待武力,切勿滥杀。
征伐定如海气席卷南国,边风扫荡北地所向披靡。
要学习田畴不居功自傲,更不必希求扬名麒麟阁。
注释
著作佐郎:官名,属中书省,为编修国史之任。
崔融:作者好友,当时崔融以著作佐郎的官衔掌书记,随军东征。
梁王:即武三思,武则天之侄。
金天:秋天。秋季于五行属金,金色白又为白帝,万物收藏主肃杀。
肃杀:使万物凋萎。
白露:节气名。是秋季中的第三个节气。
专征:指将
创作背景
这首
诗作于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这一年,由于唐朝将帅对边事处置失宜,契丹孙万荣、李尽忠发动叛乱,攻陷营州。唐王朝于是年七月以梁王
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以备契丹。
崔融时任著作佐郎,以掌书记身份随武三思出征。
陈子昂写下此诗,对崔融进行劝诫。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超敏.千家诗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327-328
2、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69-70
简析
《送著作佐郎
崔融等从梁王东征》是一首五言律
诗,为一首送别诗。首联点明出征送别的时间并勾划出送别时的气氛;颔联表面歌颂王师,实则规谏崔融要垂恤生灵;颈联借表现河北战场的环境盛赞唐军的兵威;尾联进一步以古人的高风节义期许友人。全诗质朴自然,写景议论不事雕琢,词句铿锵,撼动人心,表现了诗人出语坚决、正气凛然。
赏析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首联交代出征送别的时节。大唐王朝此次东征平叛,特意选择在秋气肃杀之际,正是为了 “昭我王师,恭天讨”。这两句暗喻唐军乃是吊民伐罪的正义之师,取胜自然指日可待。“肃杀”“白露” 二词勾勒出送别时的肃穆氛围,让出征者庄重严肃的神情跃然纸上。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统治者本应体恤天下生灵,力求天下息兵,因此王师并不喜好征伐,始终以仁义为根本。此处用 “慎佳兵” 劝诫友人,务必慎重对待战事,减少杀戮。这两句表面是称颂王师仁厚,实则是委婉规谏崔融,措辞含蓄而意味深长。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五、六两句通过刻画河北战场的环境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168篇诗文 ► 324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