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

出自宋代汪莘的《沁园春·忆黄山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
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谁知此,问原头白鹿,水畔青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山层峦叠峰,溪流纵横,常年清凉如秋。孤高的山峰顶端,云雾争相展现秀丽;陡峭的山崖之上,瀑布竞相奔涌奔流。炼丹峰中形似桃花的灵异石,轩辕峰下相传曾是轩辕黄帝采灵芝处的彩芝源,雪后正月里我逐一游览其间。我曾亲眼见到,白龙潭在白天就涌起如海涛般的潮头。
当年黄帝和浮丘公栖游黄山时用过的玉枕、玉床等卧具不知还在不在。在天都峰的月夜,远远听到仙箫之声;在翠微峰的霜晨,抬头盼望蜃楼奇景。当年浮丘公提炼丹砂的石穴依旧泛红,炼丹的炉子早已冷却,怎能求得仙方趁早修炼呢?谁能知晓这些奥秘?去问问源头的白鹿,水边的青牛吧。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刻画黄山千峰争秀、万壑奔流的壮丽景致,下片则借动人的神话传说,展现黄山的奇情异彩。开篇起句,词人便纵笔铺陈,接连三句勾勒出黄山雄伟瑰丽的整体风貌。结尾以拟问语气点出白鹿、青牛,辞尽意远,韵味无穷,让本就奇美的黄山更添一层神秘气息。

  整首词中,作者宛如在读者眼前展开一座神界仙山,想象瑰丽,情思多变,笔触灵活,千姿百态的秀丽景致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上片聚焦黄山千峰争秀、万壑奔流的壮丽风光,下片依托动人神话传说彰显黄山的奇情异彩。开篇词人便纵笔挥洒,接连三句绘出黄山雄伟瑰丽的整体样貌,即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这里的三十六峰并非实指,而是概略之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词人早年屏居黄山刻苦攻读,曾三次上书朝廷言事,均无结果。后来便筑室于柳溪,自号方壶居士,对故乡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不仅作词咏诵黄山,还在书房内挂满了黄山的图卷,“向画里嬉游卧里看”,自觉“此身真在黄山中也”。这首咏诵黄山的词,便是词人游览黄山而写。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德先主编·宋词鉴赏大典 第三卷: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07

简析

  词的上片,描写黄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的壮丽风光;下片则以动人的神话传说写黄山的奇情异彩。词中纵笔挥洒,先整体上绘出黄山雄伟瑰丽的画面,再用拟问语气点出白鹿、青牛,作为词的收结,辞尽而意不尽,含有无穷的韵味,使奇美的黄山又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全词笔调优美、辞采飘逸,引用大量神话传说,使全篇虚实相映、妙趣横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汪莘

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323篇诗文 ► 30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