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

出自宋代吴文英的《瑞鹤仙·秋感

译文空中的飞雪,浮蘋背面的茸毛,芦的花絮都是纯白色的,但与我的双鬓相比,还是不如我的头发白。

注释苹:苹科苹属植物。

赏析此句情景交融,神完气足,词人用飞雪、芦花、白蘋花作比,写自己愁绪满怀,头白胜雪。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吴文英 吴文英瑞鹤仙·秋感

泪荷抛碎璧。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林声怨秋色。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凉欺岸帻。暮砧催、银屏翦尺。最无聊、燕去堂空,旧幕暗尘罗额。
行客。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西风破屐。林下路,水边石。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那听江村夜笛。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风急雨密,池中荷叶上的水珠如碎裂的玉璧般四下飞溅。密集的雨点借着风势,斜斜打向紧闭的窗缝。风雨侵袭秋林,林间传出似怨似泣的呜咽。我望着雨幕中那座孤伶伶的小土山,山上草木已由碧转黄,不禁生出人生苦短的慨叹,眉头紧锁,愁绪暗生。凉风阵阵袭人,即便裹着头巾,寒意仍丝丝渗入。我想起要添件衣衫,可衣衫尚在,当年为我熬夜赶制它的人,如今却身在何方?人去楼空最是无味,如今只剩我孤身一人,屋内无人打理,常常沾满身灰尘,额角还会撞上蛛网。
我漂泊异乡,以羁旅为生。此刻即便步入园中,所见也只是残柳败花。这般凄凉秋景,与当年和苏姬在西园分别时的景象何其相似,更添几分伤感。西风渐烈,我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词以秋风秋雨的萧瑟秋景为脉络,既抒发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又深蕴对离去爱姬的思念之情,情与景相互生发、交融无间,语言清丽脱俗,上下阕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开篇三句虽为倒装,却精准勾勒出阴云密布、秋雨绵绵的景致:雨水洒落碧荷,水珠飞溅如泪珠涟涟,“抛”字生动再现雨打荷叶的动态,“壁”字则点出荷叶的鲜润色泽;斜风裹挟着雨点渗入窗隙,寒意直侵人心。紧承“雨”景,“林声怨秋色”一句将淅沥雨声与荷叶震颤之声相融,似怨似诉,更添凄清。随后笔锋由景及人,词人凝望屏风中连绵的小山,念及爱姬,愁绪油然而生,眉头紧锁。“碧”字呼应前文“秋色”,“愁”字承接“怨”意,直接奠定了全词的悲情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瑞鹤仙·泪荷抛碎璧》是一首怀人词。此词借风雨秋景抒发词人的感慨以及思念去姬之情,又从思念带出对秋天景色的感触。全词语言清丽脱俗,情景交融,浑然一片,上下阕衔接自然,形象地勾出秋雨连绵之态,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惆怅无奈、思人心切的情怀。

创作背景

  吴文英与苏姬情爱最笃,但吴文英卸幕离职,迁居杭州以后,苏姬便离开了他。他写下了许多忆念苏姬之作。这是他再至苏州因风雨愁人而忆姬时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赵慧文 徐育民.吴文英词新释辑评(上).北京:中国书店,2007:19-22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376篇诗文 ► 1563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