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卷七·兵政·间谍第八十九

  兵凶战危,故事非万不获已,圣君贤相断不肯易玉帛而为干戈。若既出于战,则又本杀敌致果之志,运神出鬼没之谋,以期必胜。兵法有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又云:​“奇正相生,变化不测。​”诚以兵行诡道,必审机而达权,非行险以侥幸也。古来善用兵者,凡敌境之夷险,敌将之性情,敌兵之多寡,敌谋之设施,敌意之趋避,敌党之离合,如秦宫照镜、牛渚然犀,无不洞然于心,了然于目。一经开战,出正兵以击之,运奇谋以制之,批郤导窾,迎刃而解,得心应手,好谋而成。夫岂有他术哉?亦惟在间谍之得人而已矣。

  然为间谍者,须选沉密勇敢、胆大心小、察言辨色、喜怒不形、𰷶捷善走者,始克胜任。平时留心物色,以备不时之需。若能钩致敌人为我所用,予以重赏,结以厚恩,与敌气类相投,侦探更易,机密重情不难诇察。如太公之阴谋,鬼谷之抵巇,均不外此术也。中国当春秋、楚汉之时,凡用军之得间谍者则着着争先,能制人不为人所制,故可操必胜之权;失间谍者则事事落后,欲攻敌反为敌所乘,故动有偾事之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者,非善用间谍不为功。

  按泰西各邦尤留意于此,即当承平之时,亦必具备金资,广遣精测天文、善识地理及通兵学、绘舆图者,潜往各国,纪其政事之利弊,兵制之法度,关塞之险要,道里之远近,山川之形势,民庶之风俗。若海道则量其水道之深浅,度其口门之宽隘,察其沙礁之有无,莫不绘图立说,探本寻原,持以归国,呈诸政府,然后密颁将士,使之平日考览,诸事明通。即或一旦启衅,早已准备,便可长驱直入,抵隙蹈瑕。或据要津,或趋捷径,无须向导之人,如入昔游之地,师行神速,不啻将军从天上飞来,雷霆从地中奋起,兼之声东击西,攻虚避实,则敌兵共为骇异,众心早已披靡。此胁制于无形,战胜于未发者也。

  今德国相臣俾士麦、将军毛奇,如汉之留侯、曲逆,善于用间谍者也。毛奇知德、法之将有战局也,即留心法之地势:凡山川险要、程途远近,逐一绘出,故以兵入法,如驾轻就熟,使法不及拒。又与俾士麦密谋深虑,出奇无穷,复贿法之巴将军,拥师十数万不战而降。俾士麦又密授报馆主笔危言耸听:一、说俄有意于印度。一、耸英多购苏彝士河股份,与俄为难,使英、俄不睦,彼得免俄之患,英思自备而不敢为法之援。其处心积虑,可谓无微不至矣。又如他国遣来之间谍,若牧师传教,武员游历,或托商贾,或习方言等类,终日孜孜探问,随处留意,或测路径,或绘炮台,或量海口,或侦营垒,务在得其虚实,归告其国,俾进兵有所把握,最贻后来之患。故立法甚严,一经查出,随即拿获,处以重刑。如有本国人为敌所用,私以国中机密阴告敌人,如多鱼之漏师者,处分更重:或立时诛戮,或永远监禁,犯则不赦。然彼此仍不免相互策遣者,诚以间谍之为用最为要着,故不辞冒险而行之。

  然彼国间谍之来,必有内奸得贿为之先容,故欲搜外来之间谍,必先除内应之奸宄,使之无所凭藉,难以窝藏。宜设十家门牌互相查察,倘有行踪诡秘、来历不明之人,须密禀地方官,多派干役日夕稽察。查有真实凭据者,一体重惩,始可杜无形之患,得以固自强之基。至用之之法,孙武子《用间》一篇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其中元妙,已无遗义,用兵者可不加之意哉?

  附论 《行军以间谍为先》

  今天下一强弱相凌、大小相吞之局也。势既处于相争,其机自不得不出于争。顾争之于已发,不如争之于未发;争之于有形,不若争之于无形。盖争于已发,争于有形,终不免事事落人之后。固不若争于未发,争于无形,得以独操胜算也。

  善弈者必先审敌势,知何者为正兵,何者为奇兵,何者为声东击西之兵,乃能预为之备,而不为彼所乘。善料敌者亦必于事机之未露,兵衅之未开,高瞻远瞩,密访详稽,于彼国之一举一动,无不了然于心。如秦宫镜,如牛渚犀,乃能事事争先制人,而不为人所制。

  欲料敌情,使无遁饰,岂有他道哉?亦在乎多派间谍而已矣。所谓间谍者,即细作之谓。间者,主乎离间。​《孙子》有用间之说:使敌国君臣猜忌,将士离心。楚、汉相拒于成皋,汉用陈平携黄金千斤离间楚君臣,遂使拔山盖世之英雄,有范增而不能用。间之为用大矣哉。谍者,主乎侦探。诈为敌国之人,混入敌国之地,察其举止,烛其隐微,以报本国。如《左传》桓公十二年,楚师伐绞,罗人使伯嘉谍之;又宣公八年,晋人获秦谍是也。可见间谍之不废,自昔已然。

  西国用兵尤留意于此。即当承平无事之时,亦不惮广出金资,派熟谙地理、精测天文、深通兵学者,密赴他国,测其城郭之疏密,山川之夷险,道里之远近,堡垒之形势。若水路,则量其海口之深浅,沙线、礁石之有无,一一绘图贴说,持以归国。上诸政府,颁诸将士,使平日用心观览,一旦有警,则长驱直捣,所向无前,于敌国之扼塞,了然于心,不烦导引之人,而已如入旧游之地。此行师之所以神速也。

  德法一役,电掣雷轰,为泰西数大战之一。德之所以取胜,固由将勇兵精,然其争夺险要,使法国全体瓦解,救应不灵,则未始非间谍之功。此外,各国争战,亦不废此,而于本国如见此等间谍私行入境,或测路径,或绘炮台,一经窥破,立即处以重刑。即本国人为敌所诱,与之串同一气,私以国中机密阴告敌人者,处分亦重。或立即处死,或永远监禁,使作苦工,立法不可谓不严。惟彼此虽严为之防,而仍不免互相策遣者,诚以间谍之不可废,不妨各尽其道,各为其主,以期战胜于未发,攻取于无形。

  今欧西、日本之用间谍至我国者,或为牧师传教,或遣武员游历,或托游方和尚,或说习商务,或说学方言,孜孜侦探,非察政务之设施,即考江山之形胜,无不了如指掌。而我尚以大度容之,不为之准备。然彼以间谍探我军情,应严为之防。而间谍之来,必有汉奸为之窝藏,为之导引。则欲除外奸,尤必先除内奸。必使我国之一举一动,彼不能预揣于先机,而后能运用如神,指挥如意。此欲操胜算者,所以必杜间谍也。然易地以言,将欲知彼国意向之所在,虚实之所分,则亦不得不用间谍。

  中国于办理外务,往往折尽便宜,其病由于不悉外情,致为他人所胁制。即日本之欲图朝鲜,以扰东三省,蓄念于十年之前,其所规画,岂无形迹之可睹?苟多派明干之人,广寄耳目,伺察情形,自可未事而预为之备。何至直待和议决裂,而始岌岌焉筹战守哉?且当兵衅既开之后,彼于我军之调赴何处,设防何地,无不留心侦探;而我于彼军之虚实,反有所不知,一任彼之蹈瑕抵隙,声东击西。我军即能坚守,不致丧师失地,而兵力已疲于接应矣。故善用兵者,必知彼之虚实,而后运奇谋以制之,出奇兵以胜之。​《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百胜。​”武侯曰:​“用兵之道,心战为上,兵战次之。​”观于此而知间谍之不可废也。

完善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