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绝句

杜甫 杜甫〔唐代〕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楸树散发着馨香,紧靠着钓台;崭新的花蕊,大概还不会飘落。
倒不如在我醉眠不醒时任狂风把花吹尽,怎能忍心在清醒时,看着暴雨将花朵打稀。

门外的鸬鹚离去后就没回来,我在岸头忽然见到它,竟怀疑起自己的眼睛来。
从今往后鸬鹚应当知道人无害它之意,一定要一天来这里一百回啊。

无数春笋长满林中,我紧紧关起柴门,阻断行人往来。
定要守护好这头批春笋,看它们长成新竹;客人到来随他怎样嗔怪我都不出去迎接。

注释
楸(qiū)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小花。
倚钓矶:是说楸树紧靠钓台。
斩新:崭新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三首绝句诗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春天,杜甫往往将目光投向自然,江边花树、园中新竹成了杜甫的抒情写怀的对象,《三绝句》即表现了这种生活。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谊注释.杜甫草堂诗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04月第1版:第167页-第168页
2、 海兵编著.杜甫诗全集详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12:第256页

赏析

  第一首以写花为主,着重抒发诗人的惜花之情。诗歌从花香开篇,“楸树馨香” 四字,直接流露出诗人对楸花的喜爱,为后文抒发惜花之情做好铺垫。第二句若要承接惜花之意,本可从花香消散入手,但诗人并未直接落笔,反而转换角度,从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切入,借花朵飘落的景象传递惜花之心。“斩新花蕊未应飞” 七字,暗示诗人早已目睹楸花纷纷飘落的场景,此刻他推测,唯有刚绽放的新花,或许还未凋零。诗人明明早已见花落,却不直白言说;明明是借花落抒发惜花之情,却不点明主旨,让情感表达显得婉转含蓄。

  若说前两句只是含蓄流露惜花之情,那么后两句便是直白抒发这份心意:“不如醉里风吹尽,何忍醒时雨打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三绝句》是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写诗人惜花、爱鸟、护竹的深情。第一首诗说看见斩新的花蕊,刚生在树上,便想到它的下场:宁肯在不知不觉的醉眠中让风吹去,而不忍亲眼看见被雨打落;第二首写鸬鹚久别,一旦相见,便觉察到它有畏人、猜忌乏心,于是希望它频频来往,相亲相近,免除隔阂;第三首写春铳满林,决定专心守护,使成新竹,宁接受来客的嗔责,而不作迎送之举。全诗语言平淡,多用俗语,而意境却极高远;诗人不仅对人有深厚的感情,其胸怀浩荡、物我一体,于此可见。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9篇诗文 ► 273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致酒行

李贺 李贺〔唐代〕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岑参〔唐代〕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巧 一作:仍)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岳

杜甫 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 同: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