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十五岁的少年时光,在慈母身前承欢尽孝。
因被举荐为孝廉,借着岁贡的机会,怀揣着对亲人的孝心前往秦川。
在座的人都推崇他像文举一般有才,中郎也赞许他如仲宣那样出众。
在江上乘船分别时,谁不仰慕他如同神仙般令人敬佩呢。

注释
张参:父张朏,开元中为泾州别驾。朏为柬之之侄,襄阳人。
明经举:参加明经科考试。泾州:治所在今甘肃径川县北。
觐省:拜望父母。
彩衣:借老莱子彩衣娱亲典故,喻孝亲行为。
承欢:指侍奉父母。
孝廉:应明经试者之称。每年州举秀才、孝廉送尚书省参加考试,称岁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写诗人在十五岁青春年华,身着彩衣,在慈母面前尽孝承欢的温馨场景;颔联叙述了自己的才学与志向;颈联则是对其才华的高度赞誉;尾联以一幅泛舟江上的离别画面作结。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年轻才俊的孝行与才华,以及他在临行时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盛唐时期,正值科举制度兴盛阶段。张参因明经科考试被举荐,同时需赴泾州(今甘肃泾川北)觐见时任别驾的父亲张朏。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302篇诗文 ► 34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风引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望

杜甫 杜甫〔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卢照邻 卢照邻〔唐代〕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