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唱得红梅字字香

晏几道 晏几道〔宋代〕

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遏云声里送离觞。
才听便拚衣袖湿,欲歌先倚黛眉长。曲终敲损燕钗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她唱的《红梅》曲,每个字都带着梅花的芬芳;其他歌女和《杨柳枝》《桃叶》等曲调,在她的歌声前都黯然失色。高亢的歌声遏住行云,为饯行的宴席增添离愁。
才刚听到歌声,就忍不住任凭衣袖被泪水浸湿;她将要唱歌时已先紧蹙黛眉,强抑悲伤。一曲终了,她激动得竟将燕钗的梁都敲断了。

注释
红梅:曲名,可能与咏梅题材相关,此处代指歌女所唱曲目。​
柳枝桃叶:双关语,既指《杨柳枝》《桃叶》等流行曲调(《杨柳枝》多写离别,《桃叶》源自王献之送别爱妾的典故),也暗指其他歌女。“尽深藏”反衬出演唱者技艺超群。
​遏云声:形容歌声高亢,能阻止行云。典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首词属于送别题材。作者在词中运用巧妙的艺术构思与独特的表现手法,全力刻画歌女演唱的美妙动人,从侧面映衬出离别时的悲伤意涵,以虚实结合、情与文相得益彰的方式传达情感。​

  上片描写女子为送别而演唱《梅花》曲。开篇一句用一个 “香” 字,极力表现歌声既甜美又饱含深情。由乐曲名称联想到真实的梅花,再以红梅的香气比喻乐声,将听觉与视觉、嗅觉相互交融,这便是诗论中所说的 “通感” 手法。每个字仿佛都带着香气,每声唱腔都尽显美妙,由此可想见歌女此刻的真挚情意。第二句 “柳枝桃叶尽深藏”,从反面补充衬托首句的意境。“柳枝” 指《杨柳枝》曲,古代横吹曲中有《折杨柳》,后世据此改编的曲

展开阅读全文 ∨
晏几道

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288篇诗文 ► 52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更谁劝 一作:倩谁唤)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踏莎行·柳絮风轻

谢逸 谢逸〔宋代〕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春阴院落帘垂地。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起。
镜约关情,琴心破睡。轻寒漠漠侵鸳被。酒醒霞散脸边红,梦回山蹙眉间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梅花

苏轼 苏轼〔宋代〕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么 同:幺)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翻嫌 一作:常嫌)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