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薛播州诗·北风吹故林
杨素〔隋代〕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
雁飞传海寒,鹤唳霜皋净。
含毫心未传,闻音路犹夐。
惟有孤城月,徘徊独临映。
吊影余自怜,安知我疲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北风吹过我隐居的山林,萧瑟之声令人不忍倾听。
大雁在偏远的瀚海飞翔,白鹤在结霜的岸边鸣叫。况
提笔欲写书信,心事却难以传达;即便听闻远方的零星音讯,路途依旧遥远难及。
唯有孤城上的一轮明月,徘徊天际独自映照人间。
对着影子只剩下自我同情,他人怎么知我身心的疲乏与病痛呢?
注释
故林:从前隐居的山林。
秋声:泛指秋天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这里特指风吹树叶之声。
穷海:僻远的瀚海。
唳:鹤、雁等鸟高亢的鸣叫。
霜皋:结霜的水边高地。
含毫:含笔于口中。毫,毛笔。
简析
这首诗以秋风萧瑟之景起笔,北风掠故林、秋声入耳,雁飞穷海、鹤唳霜皋,皆染寒凉孤寂,为全诗奠定凄清基调。后几句转写心绪,含毫难传心意、闻音却隔远路,道尽与友人相隔的怅惘;又借孤城明月徘徊、独自吊影自怜,将对友人的思念与自身疲病的落寞交织,景与情融,虽无直白抒怀,却以清冷意象将深沉的孤寂与牵挂悄然托出,质朴中见深情。
杨素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为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广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国公。去世后谥曰景武。► 20篇诗文 ► 24条名句
饮马长城窟行
杨广〔隋代〕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方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切韵·序
陆法言〔隋代〕
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等八人同诣法言门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以古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涉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又支章移反、脂旨夷反、鱼语居反、虞语俱反共为一韵,先苏前反仙相然反、尤于求反、侯胡沟反俱论是切。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吕静《韵集》、夏侯咏《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消疏缓。萧、颜多所决定。魏著作谓法言曰:“向来论难,疑处悉尽,何为不随口记之!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法言即烛下握笔,略记纲纪。后博问英辩,殆得精华。于是更涉余学,兼从薄宦,十数年间,不遑修集。今返初服,私训诸弟子,凡有文藻,即须明声韵。屏居山野,交游阻绝,疑惑之所,质问无从。亡者则生死路殊,空怀可作之叹;存者则贵贱礼隔,以报绝交之旨。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定之为《切韵》五卷。剖析毫厘,分别黍累。何烦泣玉,未得悬金。藏之名山,昔怪马迁之言大;持以盖酱,今叹扬雄之口吃。非是小子专辄,乃述群贤遗意,宁敢施行人世?直欲不出户庭。于时岁次辛酉,大隋仁寿元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