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

朱敦儒 朱敦儒〔宋代〕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飘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
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恰似黄鹂无定,不知飞到谁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每日里携杖云游四海为家,挑起满天月色,又挑起满担烂漫繁花。握紧竹杖时,心中已无半分喜爱或憎恶;出行眼中所见尽是烟霞缭绕的清幽景致。
飘飘然来去随心所欲,有时到酒肆里打酒,有时到萧寺里讨茶。就像那没有固定居所的黄鹂鸟,不知明天会飞到哪户人家?

注释
先生:作者的自称。
筇(qióng)杖:即竹杖。
把住:控制住。
放行:出行。
旗亭:代指酒楼。
萧寺:佛寺。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鸿昌编著.古代诗文名篇选注: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6:第296页
2、 刘石主编 清华大学《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08:第604页
3、 禾火,王彦丽注译.宋词三百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7:第127页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朱敦儒的晚年之作。靖康之难以前,朱敦儒寄情山水,放浪林泉,过着悠闲自得的隐逸生活。他早年乐于游山玩水、性喜饮酒吟诗的闲散生活以及傲视王侯,不肯摧眉折腰的疏狂性格,因此作下此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夏于全主编.中国历代诗歌经典 唐诗·宋词·元曲 宋词卷 (下卷) (绣像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07月第1版:第195页

赏析

  这首词为朱敦儒晚年所作,通篇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俗、旷放豁达的闲适意境。

  “先生筇杖是生涯”,开篇一句便形象地总括了全词意涵。“筇杖” 即竹杖,“先生” 是词人自称。词人以 “筇杖生涯” 概括自己的晚年生活,足见他已不再牵挂世间俗事,一心将情思寄托于自然山水之中。“挑月更担花” 一句,勾勒出山野风光的秀丽,也尽显身处山野的惬意。以竹杖挑着月色、担着花香的画面,既让人能想见他在花前月下悠然自在的模样,也可品出词人赏玩风月的雅致情趣。“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 两句,依旧围绕 “筇杖” 的意象展开。前句中,“把住” 筇杖被视作眼前社会现实的象征,词人早已看透世事的变幻无常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表现了一种出尘旷达的悠闲境界。“筇杖”是全词的一条贯串线,词人紧紧抓住这一意象,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其中、熔铸其内,使主体意识得到了集中而充分的表达:既体现出词人吟风弄月的情趣,也是他潇洒、落拓生活的写照,更显示出他保有天真的赤子之心。

朱敦儒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294篇诗文 ► 14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叶绍翁〔宋代〕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 蔡确〔宋代〕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村咏怀

邵雍 邵雍〔宋代〕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