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中丞
李攀龙〔明代〕
司马台前列柏高,风云犹自夹旌旄。
属镂不是君王意,莫作胥山万里涛。
幕府高临碣石开,蓟门丹旐重徘徊。
沙场入夜多风雨,人见亲提铁骑来!
创作背景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蓟辽总督王忬因滦河战事失利遭严嵩构陷,次年被斩于西市。李攀龙作为“后七子”领袖,与王世贞交好,为其父王忬蒙冤深感不平。本首诗即为悼念抗倭名将王忬而作。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1428篇诗文 ► 29条名句
管中窥豹
《幼学琼林》〔明代〕
管中窥豹,所见不多;坐井观天,知识不广。无势可乘,英雄无用武之地;有道则见,君子有展采之恩。求名利达,曰捷足先得;慰士迟滞,曰大器晚成。不知通变,曰徒读父书;自作聪明,曰徒执己见。
鹦鹉亦有情
《虞初新志》〔明代〕
宋高宗时,陇山县有人进能言之鹦鹉于宫中。高宗养之,爱甚。一日,高宗问曰:“尔思乡不?”曰:“岂不思乡?然思之何用?”帝悯之,即遣侍者送还陇山。数年后,宫中有人过其地。鹦鹉问曰:“皇上安不?”答曰:“崩矣。”鹦鹉悲鸣不已。
寄弟
徐熥〔明代〕
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
寄语莺声休便老,天涯犹有未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