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韩魏之地多游侠,他们轻生重义、为知己而死,向来洒脱不拘,不恋名利。
少年游侠更重然诺、喜结交,人人都怀凌云壮志。
他们一言九鼎,一旦结交,便会千里赴约。
绿带缠绕如月弓弦,金丝绦系住如云马辔。
伍子胥曾流亡乞食,高渐离曾为赴秦刺秦王的荆轲击筑送行。
张骞出使西域、探寻河源,游侠儿也如博望侯一般,心怀赴边立功之志。
只要君王稍加垂顾,他们便愿肝脑涂地、血染野草,义无反顾奔赴战场。
刀光剑影间,是他们矫健的身影;强弓劲弩旁,更显少年侠士的身手。
天山四季皆有飞雪,交河之水南北奔流。
漠北
《结客少年场行》是写游侠题材的乐府旧题。古代许多文人都具有任侠使气的情怀,运用此乐府诗题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的诗篇。但是比较而言,鲍照诗多市侩气,李白也多轻浮气;刘孝威诗多谄媚气,刘绍安诗多名利气,卢照邻诗气脉偏滞,写得比较沉着浑雅的当数虞世南诗。
参考资料:完善
此诗开篇两句“韩魏多奇节,倜傥遗声利”便奠定全篇主旨,后续内容皆围绕“奇节”展开。紧承这两句,接下来的八句集中刻画少年游侠的精神品格与豪荡气魄:“绿沉明月弦,金络浮云辔”十字,从形象上勾勒出侠士潇洒倜傥的飒爽风姿;“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则借典故深化内涵——伍子胥身负才学,因父兄被害逃至吴国,曾在市中吹箫乞食,后得赏识成就大业;高渐离与荆轲为友,善击筑,二人常于燕市饮酒歌筑,燕亡后他为秦王击筑时欲行刺,虽未成功却尽显气节。即便游侠暂处困境,胸中亦存不灭锐气,支撑其忍辱负重、践行承诺。
随后,诗中以博望侯张骞的典故自然转题,切入游侠慷慨立边功的主题。张骞出使西域、开拓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饥渴而顿踣 一作:饿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