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甬江夜泊

阮元 阮元〔清代〕

风雨暮潇潇,荒江正起潮。
远帆连海气,短烛接寒宵。
人静怯闻角,衣轻欲试貂。
遥怜荷戈者,孤岛夜萧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色沉沉风雨潇潇,荒凉的江面上正涌起潮水。
傍远处的船帆与海上烟云相连,短小的烛光接寒宵。
夜深人静害怕听到号角声,衣衫单薄,真想换上温暖的貂裘。
怜惜那些戍守远方海岸的士兵,要在孤岛上度过这冷清寂寞的夜晚。

注释
甬江:江名,在浙江省东北部。
潇潇:风紧雨急的样子。
荒江:荒凉的江水。
海气:海上烟云,这里指大海。
怯:害怕。
角:号角。
貂:动物名,皮为珍贵的御寒皮料。此指貂裘。
荷戈者:指戍守孤岛的士兵。
萧寥:冷清寂寞。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嘉庆八年(1803),当时阮元任浙江巡抚,正在为肃清安南船艇对中国海疆的骚扰和扫除海盗方面作努力。他勤于国事,四处奔波。在一个晚上,船停在浙江境内的甬江时,作者从自己的寒冷想到据守海岸士兵的艰苦生活,创作了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黄岳洲 茅宗祥主编. 中国古典文学名篇鉴赏辞典 明清文学卷[M]. 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323-334.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垂帘、泊船甬江时的心境。单看题目,它似是一首写景之作;实则是借景物刻画,联想到守岛士兵的严寒与孤寂的感怀诗。

  诗的前两句,刻画夜幕中风雨笼罩下的甬江景象。“潇潇” 二字尽显风雨急骤之态,狂风暴雨里,江水漫过荒村,水位与江潮不断攀升,诗人所乘之舟遭遇这样的恶劣天气,只能靠岸停泊。

  诗的三四句,让此前激烈紧张的氛围稍有缓和。远行的船只与海水的气息相连,因甬江最终汇入大海,便成了船与大海相通的纽带。那狂风暴雨,仿佛要将海水掀翻,一叶扁舟无法继续航行,只能勉强靠岸抛锚。这样的大雨夜,诗人难以入眠,点起短烛熬过寒气刺骨的夜晚,这段时光自然格外难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甬江夜泊》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点题,写诗人夜晚停泊在甬江,江上正涨潮;颔联写诗人在舟上所见的远近之景;颈联写诗人在舟上的感受;尾联写诗人在舟上的联想。诗人推己及人,遥想戍守孤岛的士兵一定更加寒冷更加寂寞。这首诗抒写诗人夜泊甬江时所见所感。通过写景抒情,围绕“夜泊”,突出一个“寒”字,把诗人的感受和联想融汇在写景之中。写景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远有近,层次分明。

阮元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27篇诗文 ► 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锦样年华水样流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锦样年华水样流,鲛珠迸落更难收。病余常是怯梳头。
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愔愔只是下帘钩。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峡江寺飞泉亭记

袁枚 袁枚〔清代〕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寒柳

陈维崧 陈维崧〔清代〕

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并无黄叶伴飘飘。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
云压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烧。好留蛮样到春宵。三眠明岁事,重斗小楼腰。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