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洁堂集略序
吴敬梓〔清代〕
水国斜阳,影乱鸭头之舫;板桥明月,香霏鹊尾之炉。正笙歌鼎沸之场,谁耽寂寞?值罗绮喧阗之窟,且废讴吟。贱子方倚枕以高眠,良友乃款靡而惠问。手持一卷,光逾照乘之珍;箧贮千函,秀夺缥红之色。拂灯展诵,行间则虎仆盘拿;啜茗清吟,字里则龙宾郁崛。具说大纛高牙之上,尽慕奇才;何况谈林翰数之中,咸称畏友。洵人才之极致,命相知以定文。属在老天,为谈往事。钩雨飞兔,扬子云曾是知音;翔鸟驱驴,冯敬通每为嘉叹。英才踔甚,平原不数祢衡;逸气奔腾,洛下何知贾谊 ?览庄周之著作,笑其了不异人;闻在思之篇章,诧作此间伧父。既乃笙簧六籍,渔猎百家,偶翻雅舞安歌,即裕经纶以名世;暂造义府理窟,已成醇邃之儒宗。才擅三长,班、马定当却步;文高五色,韩、欧俱在后尘。元、白虽号诗家,久经压倒;屈、宋纵工骚赋,不过衙官。是以赫赫重名,枳棘栖之鸾风;纷纷诸子,大树撼以蚍蜉。快藻鉴之无私,昌黎束带;看赍函之有日,贡禹弹冠。六一公谓能穷人,知其免矣;二百年竟无此作,岂不然乎?仆与宁君,交称密契,昔亲兰臭,今托丝萝,因读名篇,益增馀憾。仆也久荒学殖,兼乏友声。早岁褴杉,已作半枯之叶;频年灯火,终无太喜之花。抱蠹简以闲居,羞见词同尬骆;守芸窗以永日,愁闻文道真猪。《大雅》云亡,百身何赎;古人不作,七圣途迷。观仕进之门,犀皆秃角;问神仙之路,鼠尽拖肠。独寐寤歌,愿言则嚏。何期吾人,具此绝伦超群之才;幸在同时,见斯空古轶今之制。自合悬金于市上,岂宜韫玉于山中。记我谰言,恕予故态。 乾隆十有三年五月既望秦淮寓客吴敬梓拜题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189篇诗文 ► 210条名句
南乡子·捣衣
纳兰性德〔清代〕
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
溥幼好学
《明史》〔清代〕
溥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或问:“何勤苦如此?”曰:“聊以强记耳。”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摸鱼儿·是谁家本师绝艺
陈维崧〔清代〕
家善百自崇川来,小饮冒巢民先生堂中。闻白生璧双亦在河下,喜甚,数使趣之。须臾白生抱琵琶至,拨弦按拍,宛转作陈隋数弄,顿尔至致。余也悲从中来,并不知其何以故也。别后寒灯孤馆,雨声萧槭,漫赋此词,时已漏下四鼓矣。
是谁家本师绝艺,檀槽搯得如许。半弯逻逤无情物,惹我伤今吊古。君何苦。君不见、青衫已是人迟暮。江东烟树。纵不听琵琶,也应难觅,珠泪曾乾处。
凄然也,恰似秋宵掩泣。灯前一队儿女。忽然凉瓦飒然飞,千岁老狐人语。浑无据。君不见、澄心结绮皆尘土。两家后主。为一两三声,也曾听得,撇却家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