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桃树
杜甫〔唐代〕
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
高秋总馈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
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
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通向厅堂的小路原本就不歪斜,五棵桃树也顺着小路生长,把它轻轻遮蔽。
深秋时节,桃树总会慷慨馈赠,给穷人送去果实,到了明年,它还会舒展枝丫,绽放满树繁花。
挂着帘子的门窗,常常该让幼燕自由进出,孩子们可别随意去打那些有反哺之情的慈鸦。
寡居妇人受困、盗贼作乱的日子早已过去,如今天下车轨统一、文书一致,正处在大一统的好时代。
注释
题桃树:并不是把诗写在桃树上,与“芭蕉叶上自题诗”以及一般“题壁”不同。这个“题”字兼有品题的意思。
小径升堂:即升堂小径,倒文以协平仄。
从:听任。
馈:是以食物赠
创作背景
张性《杜律演义》:“此作于广德二年再至草堂之时。公自春末归来,花期已过,故舒花待之来岁。末云车书一家,是时北寇平,蜀乱息,而吐蕃退矣。朱注不解此意,谓追忆未乱以前故园桃柳者,失考。”
简析
这首词以庭院日常景物入笔,桃树遮径、秋馈果实、来年开花,容乳燕进出、劝止孩童打慈鸦,细节里满含温情与善念。尾联巧妙对比往昔寡妻遭困、群盗扰世的乱象,与当下“车书一家”的太平,既流露对眼前安稳的珍视,也暗抒对大一统时代的欣慰,浅白语言中融日常意与家国情,平实却有打动人心的温度。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9篇诗文 ► 2734条名句
送友人入蜀
李白〔唐代〕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梦李白二首·其二
杜甫〔唐代〕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