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间·林雀归栖撩乱语
冯延巳〔五代〕
林雀归栖撩乱语,阶前还日暮。屏掩画堂深,帘卷萧萧雨。
玉人何处去,鹊喜浑无据,双眉愁几许。漏声看却夜将阑,点寒灯,扃绣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林雀已经栖息,叽叽喳喳仿佛在胡言乱语,台阶前已是日暮黄昏时分。画堂深深,屏风掩起,卷起的珠帘外,正下着凄清的雨。
心爱的人去哪里了,喜鹊也不知道。一双愁眉要愁多久?漏声传来,夜已很晚,点上孤灯,关上房门,夜该如何熬过。
注释
撩乱:纷乱;杂乱。
画堂:泛指华丽的堂舍。
萧萧: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鹊喜:鹊的鸣叫声。旧传以鹊鸣声兆喜,故称。
扃(jiōng):上闩、关门。
简析
此词开篇以林雀归栖、暮色降临的场景入笔,白描出“屏掩画堂、帘卷秋雨”的深宅寂寥,景境清幽又藏孤寂。“玉人何处去”直抒离别相思,“鹊喜无据”暗衬期盼落空的怅惘,双眉凝愁的情态更添缱绻。末句以夜漏将阑、寒灯独守、绣户紧闭收束,将独守空闺的孤寂推向深处。全词语言凝练,情景交融,既尽显冯延巳“闲情逸致”的词风,又以文人化的情感表达,为北宋初期文人词创作铺垫了基调。
创作背景
该词创作于南唐时期(937年-975年),时值中原五代更迭、江南偏安的社会背景下。冯延巳作为南唐中主李璟的宰相,虽身处高位却历经政治动荡,其词作常通过闺阁情思的抒写暗喻文人阶层的复杂心绪。据《钓矶立谈》记载,冯词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此作正是其将宫廷文人生活体验转化为艺术表达的典型。
冯延巳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139篇诗文 ► 128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