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嘲鲁儒

李白 李白〔唐代〕

鲁叟谈五履,白发死章句。
问以履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鲁地老翁讲论《五经》,虽已白发苍苍,却只知死守字句章句。
若问他治国安邦的方略,他便茫然无措,如同坠入迷雾。
他脚蹬远游的文士鞋,头戴方山样式的头巾。
沿着直路缓缓迈步,可还没等抬脚,脚下已扬起尘土。
秦相李斯本就不重用儒生。
你也并非能顺应时势的通儒叔孙通,原本就与我不是一路人。
连顺应时代的局势都弄不明白,不如回到汶水之畔躬耕劳作。

注释
鲁叟:鲁地的老头子,指鲁儒。鲁:春秋时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
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
章句: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嘲鲁儒》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末年李白移居东鲁不久,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李白寓居的瑕丘,就是今天的兖州,其地距孔子故里曲阜不过数十里之遥,正是“盛产”儒生的地方。李白来到这里,见到大批“鲁儒”,一旦与之交接,心所鄙之,因此写诗以讽。

参考资料:完善

1、 周啸天 等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 :166-168 .
2、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946-947 .
3、 郁贤皓 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鉴赏

  这是一首讽刺诗,讽刺对象为东鲁(今山东)的儒生。鲁地儒生虽皓首穷经,却死守章句,不通经邦治国之策。李白自认为有“经济之才”与“王霸大略”,或许曾遭某位“鲁儒”轻视嘲笑,因此作此诗反讥。

  诗的开头四句写道:那些白发苍苍的“鲁叟”,言必称“五经”,耗尽毕生精力将《诗》《书》《礼》《易》《春秋》这几部儒家圣贤之书的章句背得滚瓜烂熟,看似学问深厚。可若向他们请教经国济世的方略,便如坠烟雾,茫然不知如何应答。此处将鲁儒精通经书却不谙时务的特点相对比,揭示出他们无能的本质。

  不过,彰显儒生身份的仪容,他们却丝毫不敢马虎。诗人随后用漫画式笔法,活灵活现地勾勒出鲁儒迂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嘲鲁儒》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辛辣的笔调,淋漓尽致地刻划出腐儒行动迂阔、装腔作势,只会死读经书、不懂治国之策的丑恶形象。全诗采用以古喻今和对比的写法,用典贴切,形象鲜明,讽刺辛辣,令人如见鲁儒们的窘态和诗人飞扬跋扈的神情,也感受到他的宏伟理想所迸发出的精神力量。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6篇诗文 ► 596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上吟

李白 李白〔唐代〕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董大

高适 高适〔唐代〕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戏为六绝句·其二

杜甫 杜甫〔唐代〕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