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阿鲁威〔元代〕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试问人世间谁能称得上英雄?有那在江边斟酒、横握长矛吟诗的曹操。东吴的孙权建立了帝业,多半是借了赤壁之战时的东风才得以成就帝业。更有那南阳卧龙诸葛亮被时势唤醒,一出山便在八阵图中成就了不朽声名。最终天下鼎足三分:一份归西蜀刘备,一份归江东孙权,另一份则归曹魏。
注释
蟾宫曲:又名折桂令,此调又名《百字折桂令》、《天香引》、《秋风一枝》。此调为元人小令曲名。
酾(shī):斟酒。
槊(shuò):长矛。
紫盖黄旗:指云气,形状如紫伞黄旗。古人认为这是王者之气的象征。此处指东吴孙权建立了帝业。
南阳卧龙:指诸葛亮。诸
赏析
这支散曲以吊古咏史为主题,缅怀并赞颂了三国时期曹操、周瑜、诸葛亮三位杰出人物的不朽功业。作者巧用 “赤壁东风”“八阵图” 等经典典故,以简练的笔墨塑造出鲜明的英雄形象,同时对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作出了宏观概括。全曲基调沉郁而不失奔放,与所吟咏人物的胸襟抱负暗自呼应,整体篇幅凝练紧凑,气势豪迈洒脱,笔法颇具功底。
第一位被赞颂的英雄是曹操。“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在阿鲁威这首小令中,诗人仅用两句简短文字,便勾勒出曹操这位气吞山河的英雄模样。曹操不仅一生征战沙场、扫平各路群雄,统一了中国北方,还兼具出众文采,堪称名副其实的风流人物。
第二位英雄聚焦孙权
创作背景
写这首曲子时,作者或许是在灯下展读史卷,或许是面对着滚滚东去的长江,回顾历史,联想现实,心潮澎湃。突然,一个问题涌上他的心头:“问人间谁是英雄?”于是,作者写下了这首小令,以回答这个问题。
参考资料:完善
1、
于明善主编. 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M]. 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5 ,226-227.
简析
此曲吊古咏史,缅怀和赞颂了三国时期三位杰出人物曹操、周瑜、诸葛亮的丰功伟业。借用“赤壁东风”和“八阵图”等典故,言简意丰地塑造了他们的英雄形象,并对三国鼎立的形势进行了鸟瞰与概括。全曲节奏凝练紧凑,气势豪放、笔力不凡、沉郁奔放,与所吟人物的胸襟抱负暗相契合。
阿鲁威
阿鲁威(生卒年不详),蒙古族人。字叔重,号东泉。曾任南剑太守、经筵官、参知政事。能诗,尤善长作散曲,今有几十支散曲传世,散见于《阳春白雪》、《乐府群珠》等书。► 9篇诗文 ► 11条名句
殿前欢·夏
薛昂夫〔元代〕
柳扶疏,玻璃万顷浸冰壶。流莺声里笙歌度,士女相呼。有丹青画不如。迷归途,又撑入荷花深处。知他是西湖恋我、我恋西湖?
风入松·寄柯敬仲
虞集〔元代〕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轻罗初试 一作:香罗初剪)
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鸿门会
杨维桢〔元代〕
天迷关,地迷户,东龙白日西龙雨。
撞钟饮酒愁海翻,碧火吹巢双猰貐。
照天万古无二乌,残星破月开天馀。
座中有客天子气,左股七十二子连明珠。
军声十万振屋瓦,排剑当人面如赭。
将军下马力排山,气卷黄河酒中泻。
剑光上天寒彗残,明朝画地分河山。
将军呼龙将客走,石破青天撞玉斗。